第355章 相忍(第2/4頁)

他抓緊時間問了鄭侯幾個問題,鄭侯也問了王雲鶴對累利阿吐的看法,雙方不得不交換了一下意見。

鄭侯以為,鄭熹能與王雲鶴坐在一起坐談,想必事情已經非常嚴重了,便也顧不得藏私。

鄭侯道:“我親自去一趟,看一看。整頓一下。不過還要調撥兵馬。”

鄭熹道:“怎麽也不用您親自過去啊!有的是人!”

冷侯也說:“我去!”

鄭侯道:“有的是人?他們頂用嗎?一群沒見過大戰的小崽子,現在怕不還是在尿褲子!還有你,你就吃得準一準兒能去了?”

冷侯不語,冷將軍是他侄子,確實也有可能不讓他去。

一旁竇朋的臉更黑了,財政不太好,但也沒有到要當褲子的地方,他天天哭窮,這些日子倒也在準備著。他算著應該會反制,打一場,不然這又是整肅軍隊,又是演練新軍的,不是白搞了。

他手上是有這方面的預算,現在好了,不是反攻,是防守!

再有,四城被洗劫,周邊的財賦今年又別想了!還得撥款安置撫恤呢!

竇朋深吸了一口氣:“糧草輜重,戶部會盡力,只盼別像冷將軍一樣,再送給胡人了!”

話說得很難聽,冷侯磨了磨牙,也忍了。

竇朋又對王雲鶴道:“不能光提軍務,民政呢?北地究竟如何了?整日聽著朝上吵吵嚷嚷,這個說那個不好,那個說這個混蛋!人心不齊,還想打仗呢?別說整肅軍中了,我看地方上先整肅好了才是正經。否則不等胡人來,自己就要先亂起來了!家宅不寧,還想禦外辱麽?”

竇朋這二年也憋得狠了,他就不明白,怎麽看著好好的情勢,幾年間竟急轉直下了?

王雲鶴道:“我將向陛下請旨,遣使往北地整頓。”

鄭熹道:“那就走吧。”

幾人一同到了禦前。

……

皇帝心情正好,三代同堂,一個男人有了孫子之後,人生就是一個小圓滿。

他正與穆皇後說著東宮的事情,穆皇後說:“阿姳還小,不能親自撫育,這孩子的生母出身寒微,皇孫不能由宮人管教。過了百日,我就把孩子接了過來養,如何?”

皇帝道:“好。”

穆皇後又說:“宮人一再生子也不方便,不如給他添兩個淑女。再有子女出生,生母就能撫育親兒了。”

皇帝道:“這些你定了就好。”孩子送到他跟前的時候必是幹凈微笑的,他從來也不懂怎麽養孩子。穆皇後說什麽就是什麽。

夫婦二人說到一半,丞相求見,皇帝笑道:“他們兩個同時求見?別再是要當面打起來了吧?”

穆皇後道:“您怎麽說這個話呢?丞相不合,難道是什麽好事?我偶爾聽說,都覺得心驚肉跳的。”

皇帝道:“你不知道。”說完便起身離開了。

他看到自己的重臣們面色凝重,自己先帶一點微笑要緩和氣氛。他到位上坐下,下面幾個人齊刷刷跪地不起。

皇帝驚道:“這是怎麽了?”

“臣有罪!”他們說。

“到底怎麽了?”

丞相們這才將戰敗的消息告知了皇帝,皇帝仿佛被人當胸打了拳,整個人一個後移,頂在了椅背上:“什麽?”

鄭熹硬著頭皮說了冷將軍的事,皇帝問道:“忠武軍呢?”

王雲鶴又報了忠武軍也戰敗,情況不明。

皇帝道:“不是三戰三捷的麽?怎麽突然就敗了?難道之前的大勝都是假的嗎?”

鄭侯道:“怕是驕兵之計,誘敵之策。”

皇帝氣道:“冷平輝就這麽蠢的嗎?他的腦子是忘在了京城沒帶走嗎?”

大臣們唯有請罪,倒是竇朋還能說兩句:“陛下,問責還在其次,眼下是應對!軍事、民政都要拿個主意!”

竇朋與此次戰敗沒有什麽直接的關系,皇帝沒罵他,問道:“怎麽辦?”

鄭侯主動請纓,冷侯說應該讓附近的邊軍也都整備。王雲鶴就提議要派個大員去地方上看看,需要“能幹、可靠”。

皇帝道:“讓時悉去。”

鄭熹道:“駙馬掌禁軍不可輕動啊!”時悉能幹個屁!

王雲鶴想推薦冼敬,竇朋不假思索地道:“他得輔佐太子,也不能輕易離開啊!”竇朋覺得王雲鶴急昏了,冼敬一日在東宮,就能對太子加以勸說,他一走,誰會跟太子說什麽就不一定了!

皇帝又想說穆成周,話沒出口自己心裏就否決了,又想他趙邸時的舊人,忠誠是有的,能幹就見仁見智了。

皇帝道:“那就傳祝纓吧。”

…………

祝纓正在大理寺裏翻看著過中秋的賬目,祁泰如今好些事情都不用親自做了,趙振頂著一個祝纓、一個祁泰,一個不好糊弄、一個堅如磐石,他不敢懈怠,累得像條老狗。抱著中秋大理寺發的份子賬目,拿給祝纓簽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