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7章 分贓(第3/6頁)

他獨將這幾人拉去寢殿,落在百官眼裏又是一番猜測。王雲鶴擡腳前先下令:“百官暫勿離開。”

大冷的天,又不能把大臣們放在外面凍著,讓他們先各回本衙。一些湊巧遇上冬至的刺史,也被安排到相應的值房,再次重申不許走動串連。

然後幾個人到了寢殿。

祝纓在寢殿裏就顯得格格不入了,她努力將自己裝成個木頭架子。但是架不住王雲鶴要點她:“你是怎麽來的?”

歧陽王道:“魯王作亂,是她發現了周遊領兵犯禁,到東宮知會的我。”

劉松年道:“別管這些了,殿下,陛下駕崩了。”

太子正在彎腰對著床行禮,聞言像是誰在他腰上踹了一腳,他往前一個趔趄,跨了兩步搖著胳膊把身體搖直了:“阿爹?!”

“噤聲!”劉松年說。

太子老實地捂住了嘴,眼淚嘩嘩往下掉,大家陪著默默地哭了一場。又過一陣,王雲鶴道:“殿下,陛下走得匆忙,您要擔起整個天下方不負陛下!還請暫時節哀,安排好朝政,咱們才好發喪。”

太子咬牙切齒:“魯王!是不是他逼死了阿爹?我與他不共戴天!”

劉松年道:“事情很多,他只是其一,還是不怎麽要緊的。”

太子紅著眼晴問:“什麽是要緊的?”

“登基。”劉松年幹脆地說。

太子退後一步,一記長揖:“我已亂了方寸,還請先生教我。”

劉松年請太子先到上面坐下,各人各有一個位子,祝纓硬著頭皮被藍興推到鄭熹的下手坐了。

開會。

三個丞相已經都有想法了,你一言我一語。劉松年道:“眼下當以安定為主,有什麽事兒,您靈前即位之後再說。臣於政務並不精通,只說魯王,這種案子,宜速不宜遲,不能拖太久,要快刀斬亂麻,一直拖著容易人心浮動。到您改元大赦,我對先帝的承諾就算完成了。”

說完,他看了榻上的皇帝一眼,就閉目養神不管了。

太子問道:“那……魯王,誰來辦?”

施鯤道:“那是後面的事,先說第一件。殿下登極,當然是要先正名。立後、立太子、追謚母家。有功之臣要有封賞,罪臣、逆賊當誅當罰。另,昭告天下,安撫庶民。京城不能亂。”這些沒有太大的新意,就是新群登基之後的慣常操作。重點在賞罰的細節。

太子道:“好。京城的事務,京兆多多費心,事後必不會忘。”

鄭熹道:“是。”

歧陽王聽到“太子”的時候,心跳又加快了,一時竟沒能發出聲來。

王雲鶴道:“余下便是前朝、後宮兩件事了。後宮一切請暫照舊。除了先移駕,安置先帝後宮及東宮遷出之事,且待大斂之後再從容安排。”他安排藍興與太子身邊的宦官兩撥人來辦理。

藍興也出來應聲。太子道:“杜世恩要是傷得不重,就叫他來安排移宮的事。”

藍興道:“奴婢明天就尋他辦交割。”

然後是前朝,王雲鶴與施鯤等請示,歧陽王“既嫡且長”當為新太子,太子道:“這是自然。”

歧陽王忙起身跪下,道:“兒年幼無知,不堪大任。”

太子道:“我兒起來,你不堪,誰還堪?”

歧陽王起來又坐了回去,對丞相們多了一絲感念。

王雲鶴道:“魯王謀逆是您第一件大案,朝野矚目,誠如松年所言,宜速不宜遲。當嚴懲首惡、寬待協從,使魯逆孤立無援,速速平息,以免動蕩。魯王身份特殊,請以一宗室、一能臣協辦此案。這是罰的,賞的也要有。凡參與平亂的,都要有升賞。”

如果是趙王,就是想讓另外的某一兄弟坐鎮,現在他不是趙王了、他遲疑了,想了一下可靠的宗室、朝臣,也陷入了與兒子同樣的境地。

他本就不是當太子養大的,哪裏來得及養能臣心腹?便是東宮裏的僚屬,與他也不是特別的親。他更親近舊趙王的屬官,願意讓他們來辦,但那些人與他一樣,都沒有做過治理天下的準備,缺乏這樣的能力。

他說:“由我兒為主,另擇一能人,你們看誰合適?”

幾個人一齊看向祝纓,祝纓嚇了一跳:“我鴻臚的。”

王雲鶴對太子道:“平魯王之亂祝纓有功,大理寺卿還空著,臣請由他暫代。”鄭熹也說:“臣附議。他在大理寺十年,素來可靠。”

施鯤道:“臣附議。”

歧陽王道:“兒也附議。”

太子對祝纓印象不錯,如果不能用潛邸舊人,那祝纓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選擇,點頭道:“可。”

劉松年道:“待大計議定,一並擬詔。”

說到升賞了,就順便說一下其他有功之臣。阮大將軍說了禁軍,劉松年張眼看了祝纓一下,鄭熹又提了溫嶽、金良等人。王、施是就在太子面前的,也提了幾個當時表現可圈可點的人。這些人的建議都得到了允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