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6章 冬至(第2/6頁)

段嬰道:“好。我預先寫一個本子?”

“要小心些,不要叫人看到了。”

父子二人議定,段琳在太子面前表現,段嬰在魯王這裏相機而動。段琳又於家中翻出一副軟甲來,冬衣厚重,穿在裏面略顯發福了一點,倒也合適。

……——

冬至日的祭祀本應該是皇帝率領群臣百官的,皇帝病重不良於行,改由太子代勞。歧陽王遵循著不與父親同時行動的原則,以侍疾為名留在宮中。魯王也請假,說自己病了,宮中派了禦醫去給他看診,到了看到他活蹦亂跳的,正在那裏罵:“我才不跟在那個人的屁-股後面呢!”

禦醫不敢將這話如實回奏,魯王和太子鬥法,禦醫進去找什麽死?回了一個:“偶感風寒。”

魯王公開裝病,順利地在王府裏靜養。這事幹得太符合他的個性了,無人懷疑。

鴻臚寺也在安排冬至日的事情,雖然是百官一同出行,但是得留人值守。駱晟自己是必得跟著出去給太子撐場面的,沈瑛也願意去。駱晟的意思,是要整個鴻臚寺同去,就留一個祁泰看家。

祝纓道:“咱們三人裏須得有一個人留守,聽聞當日政事堂是劉相公在禦前,設若有急務,祁泰應付不了他。”

一聽劉松年,駱晟、沈瑛頭皮發麻:“他?”

沈瑛道:“還是子璋留守吧。”

駱晟馬上說:“還是子璋。”

祝纓猶豫了一下,道:“這……好吧。”

分工完畢之後,祝纓叫來了趙蘇:“冬至日我就不去了,你隨他們去。”

趙蘇道:“您為什麽不去呢?”

祝纓道:“味兒不太對,老馬盯著的那些人突然不見了。你,帶件兵器防身。”她還收到了陳放的內幕消息,皇帝的情況愈發的不好。在皇帝與太子分開的時候,她選擇留在離皇帝比較近的地方。東宮父子不會同時出行,宮裏還有一個歧陽王。照最壞的打算來,就在這一天出事了,留在宮中對她更有利。

趙蘇道:“是。”

“放松些,有備無患。太子在深宮之中,身邊戒備森嚴,只有出行的時候才稍有空隙。但也未必就會出事。”

祝纓落衙後又去找了鄭熹,鄭熹是京兆尹,他也不隨太子出城,而是坐鎮京城“維持秩序”。鄭熹剛回到家,衣服還沒換,只將帽子摘了,就在後宅與祝纓見面。

祝纓也沒換衣服,到了卻見鄭川不在面前,嶽夫人倒是在的。鄭熹問道:“何事?”

祝纓道:“聽說魯王府有人結交綠林,我就留意了一下街面。有風聲說,那批人不見了。”

鄭熹道:“我也聽說了,京城已加強了戒備。那個人已經癲狂了,不發一回瘋是不算完的。太子又要出城,冬至日的祭祀又不能沒有人主持。京兆府會派人監視魯王府,不讓他有機會出來阻撓太子。”

祝纓算了一算,結交綠林,也就搞個打家劫舍、行刺之類的勾當,總不能是扯旗造反吧?魯王但凡有二兩腦子,都幹不出攻打皇宮這事兒。以魯王以往的習慣來看,他是個會針對太子的人。

鄭熹道:“不要焦躁,他的腦子未必能成。越平靜、拖得越久,對咱們越有利。”

“是。”

兩人又低聲說了一陣,祝纓才告辭出來。回到家裏,又讓家裏的人近期都注意安全。皇帝病重的時候,人心惶惶,街上打架鬥毆、偷搶拐騙的事情也變多了。她讓女孩子們出門小心,要結伴而行:“這幾天胡娘子受累,不必隨我去應卯,只管伴著她們。”

算一算都安排得差不多了,祝纓覺得冬至日應該能夠平安度過了。

…………

到得冬至日,祝纓如常到了宮裏應卯。

那一邊,祭祀的人群也按時出發了,整個皇城都安靜了不少。祝纓到了鴻臚寺,裏面一片冷清。快要過年了,鴻臚寺也要過年,各種事務、各種款項進出,祝纓復核著前一天趙蘇交過來的文書。

過了一陣,起身活動活動手腳,太陽已經升起來了。

忽然,她聽到了一點不同尋常的聲音。

喬三忙放下手中的火筷子,跑出去看,片刻之後,跌跌撞撞地回來了,進門跌了個嘴啃泥:“大人,不好了!太子謀逆了!”

祝纓心道:這不鬼扯麽?

太子還用謀逆啊?就算皇帝這個時候想換太子,丞相都得攔著。一點爭吵的風聲沒有聽到,太子的位子還是很穩的。這個時候皇帝眼瞅就要死了,太子就能謀逆了?

他拿什麽謀逆啊?禁軍被皇帝來回調弄,太子根本指揮不動!在這種情況下,太子就算有心也無力。他等皇帝死就行了。

她果斷站了起來,道:“穩重些,人呢?!都集合起來!”

已經有人探頭探腦了,祝纓道:“都別看了!集合!我數十個數,晚到一步,我弄死他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