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3章 陽謀(第3/4頁)

鄭熹道:“能讓你坐也是不錯的。去吧,這個人可不簡單,別當他只是個會教小孩子唱兒歌的老翁翁。”

祝纓笑道:“我雖不熟悉他的過往,然而看一看王、施輩如何待他,也能知道不簡單了。既看不透,我只感激他這些年來的援手,別的我也不管。”

“有空多到家裏來坐坐,或到這裏來找我,唉,多事之秋,要多聯絡。”

“是。”

…………

祝纓出了京兆府,先去老馬的茶鋪走了一趟。老馬雖死,客人習慣了這個稱呼,仍稱這裏是老馬茶鋪,新掌櫃也以訛傳訛被叫成了“老馬”,新掌櫃他也就默認了下來。

祝纓到了茶鋪,叫一聲:“老馬。”

“老馬”忙迎了出來:“小祝大人。”

祝纓笑問:“生意興隆?”

老馬陪了點笑:“托福托福。”是真的托了福,這處茶鋪也不高級,普通的茶葉。自打祝纓回來了,老馬從梧州那裏拿茶方便,省了一道手續,不必給二道販子錢。祝纓與京兆關系不錯,也為老馬省了不少麻煩。

茶沏了上來,上茶的是老馬的妹妹,她用一個托盤先放上了一盞“好茶”托給祝纓。再去將大碗的普通茶放了滿滿一托盤,托去給胡師姐等隨從喝。

這婦人當年與她還有一段淵源,祝纓好奇地問:“你家不是在鄉下有田?春耕完了嗎?你怎麽來幫忙了?”如果她沒記錯的話,當年這婦人是出嫁了的。小兩口雖然清貧,但是在城外鄉下有一點微薄的家產。

婦人眼圈兒一紅,吸一吸鼻子,道:“哎,糊口。”

祝纓道:“不對。是遇到難處了麽?”京畿這些年沒有什麽大災,一般的百姓如果沒遇到什麽大病大難失火失竊,辛辛苦苦土裏刨食能混個溫暖,凍餓不死。春耕還沒結束就跑到城裏幫忙,不對勁。

老馬低聲道:“他們家……”

祝纓道:“說下去。”

老馬道:“他們開了點兒荒地,都開熟了,魯王要圈占荒地……”

祝纓一聽“圈占荒地”就全明白了:“地還沒上報。”

婦人眼圈兒一紅,道:“是。還,還沒來得及。還沒收幾茬好莊稼,報了,就要繳稅,想著再多攢兩年糧。哪知道,一下子全沒了。我男人與他們理論,又被打了,正病在家裏,孩子們也……”

朝廷鼓勵墾荒,但在京畿開荒是不容易的。京畿的能人多,權貴遍地走,條件好的地能占的就早被占完了,普通小民就是那個“被占”。京畿不是沒好地,是沒有留給窮人的好地方。想要糊口怎麽辦呢?往條件更差的地方去開荒。

這就產生了一個悖論,開荒,就是要開墾荒地。荒地,在田簿上就沒有記載為農田,所以才能開荒。沒開好之前,誰也不會去申報它是農田,不申報就沒有記載。沒有記載,即使正在開墾,也代表它在賬面上就是一塊荒地。

聽起來全是繞口的廢話,但是魯王,或者說權貴們的“陽謀”就在這些廢話中了。

一片荒地,在開成熟田之前,它名義上還是荒地,沒有官府的記錄。沒有記錄,想告狀都沒根據,這塊實際上已經能夠出產糧食的地方,它在官府的賬上是“荒地”。你說是你開墾的良田,證據呢?你不給衙門上報,你還有理了?荒地,不受法律的保護。

魯王如果說,我要圈占民田,那可能被耿直的禦史參、被正直的京兆尹追著罵,如果說想要塊荒地,那他必能如願。

開墾不易,先不上報,就不用納稅,老馬的妹妹幹得也不能說是錯。開荒還沒回本兒呢就繳納,這地不是白開了麽?即便朝廷有個開荒三年免征、五年免征的優惠,如果從挖第一鏟子土開始算,三、五年對百姓而言是緊巴巴的,不太夠用。所以一般人會稍稍緩報幾年。

老馬妹妹家倒黴,就遇著了這麽一件事。

“不上報官府繳稅我就不認你這個賬”這事兒祝纓在梧州天天幹,鼓勵墾荒,祝纓在梧州也是天天幹。

這一套手段她可太熟了,只不過她不跟普通百姓較勁,手也松,能等人過上正經日子之後再算,稅也收得低。

京兆這兒,現在是鄭熹在管,他也不是個狠辣的主兒,但是魯王這個官司如果現在落到他的手裏,他也只會和個稀泥。與朝政比起來,魯王的一點“荒地”並不能算什麽。

也許鄭熹還一肚子火:開荒不報,這是想幹什麽?隱田?賦稅流失?

祝纓嘆了口氣,從錢袋裏摸了一把錢:“這個先拿著。”

老馬還要推讓,他的妹妹一臉的難為情,她確實需要錢。祝纓笑笑,將錢放到桌上,又摸出一小塊金子也放在銅錢上面。

兄妹二人又跪了下來,祝纓道:“起來。你們也沒什麽大錯,不該突然之間一無所有。我現在還不能許諾你們什麽,這些先拿去應應急。你們起來,我有事要問你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