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9章 嘴嚴(第3/4頁)

“誒?”

歧陽王附到太子耳邊說:“他的意思是,沒有對公主說是先經過咱們同意,才去公主府說的。公主怕咱們不答應,是公主欠咱們的人情。”

太子笑道:“都是自家人,何必客氣?”

祝纓又說:“公主那裏請示,與東宮各自上本,請示陛下。”

太子道:“這是自然。”

祝纓再次將舊邸相關文書請太子重新審閱一遍,想來此時他應該有心情仔細看一看了。太子真的重頭看了一遍:“就這幾處?怎麽區隔?”

祝纓道:“是,這幾處現在就夠用了。恐砌了門壞風水,先鎖上。”這些是之前都講過的,太子之前果然是沒有心情記住的。

等解釋完了,祝纓與東宮商定年前交割,拿著公文又跑了一趟公主府,將話傳了過去。兩處都很滿意,東宮樂得顯出自己比承義郡王更具正統,公主府也算了卻一塊心病。孩子住到宮裏,走動雖然不便,但是也省心。

公主們還有一件隱秘的心事不好講:歧陽王已經十六歲了,想要他守身如玉等妻子長大是幾乎不可能的。在宮裏有長輩們看著,身邊不易有狐猸之人,即便有內寵,也是以品貌周正、也就是不怎麽嬌媚的宮人充任。

兩邊的算盤都打得噼啪響,祝纓卻再也沒有對這件事多發表一句評論。

…………

竇朋雖然知道祝纓是個能幹的年輕人,又有一股子的狠勁,卻怎麽也想不出祝纓要怎麽做成這件事。

不但要做成,還得不顯痕跡。還要盡快辦成,因為欽天監算好的日子不等人。竇朋已經做好了第二天繼續看皇帝臉色的準備了。

對現在的朝廷財政而言,辦一場盛大的婚禮、建一座華麗的王府是絕對承受得住的。即使戶部不出錢,皇帝私房也出得起。但竇朋還是保留了一些做親民官時的良心,大冬天的,快要過年了,拆人房子,怎麽安置?缺德了。

同時,王雲鶴、施鯤等人也不太贊成這樣做,他們傾向於建一座差不多的府邸,或者征用一座現成的,稍作修葺。歧陽王的新府,沒有意外的話,過不幾天就是太子了。確實不需要那麽勞民傷財。

竇朋人沒踏進殿內,先把一張債主臉給擺了出來。他也要給人臉色看。

哪知太子先說:“臣有本。”

太子自從能上朝,就沒有自己主動提出過什麽,竇朋看皇帝,卻見皇帝一副並不驚訝的樣子。皇帝道:“何事?”

太子道:“臣請停建歧陽王府。”他的奏本不是自己寫的,是給他配的新詹事府的筆杆子寫的,從節儉、愛民,寫到天倫之樂,再盛贊皇帝對子孫的愛護之情,以及子孫不忍皇帝在百姓與子孫之間為難的孝心。還誇了幾句竇朋是出於忠心,是為了維護皇家的名譽。

大家都是好人!

然後是駱晟,他的內容與東宮大同小異,也是感謝竇朋的提醒,免得讓自家風評受損。同時又說,小夫婦遵守孝道,侍奉皇帝和太子夫婦。

公主和準新娘也有奏本,都是感激皇帝的愛護,準新娘的奏本裏還有一句“希望能夠承歡膝下”,又寫母親永平公主在家經常思念皇帝,自己現在有機會替母親侍奉皇帝,內心十分願意。希望成全。

一聽就知道也是有人代筆。

皇帝感慨道:“都是好孩子。那便這樣吧。”

竇朋聽了這些,不等別人的目光照到自己的背上,流暢地舉步上前,先歌頌皇帝對百姓的體恤,再稱贊太子、公主的深明大義,最後把準新娘又狠狠地表揚了一番。配合得十分絲滑,差點讓人以為這是他與皇家做了一場戲。

鬼知道祝纓在說了要去解決這件事之後,就再也沒給他任何一句通知了!

一天,她辦完了!還沒跟自己套詞!

王雲鶴、施鯤只在心裏微微吃驚,懷疑是有什麽人給東宮支招了。到底這個人是誰,他們也不知道,橫看豎看,現在詹事府這幾塊料都不像是能幹出這種事的人。如果是以前,先太子的詹事鄭熹倒是有可能。

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敏捷地對此事做出一個總結——大家都很好,所以這場婚禮也可以省許多事,日期就可以提前了。

他們開了頭,余下的重臣也跟著歌功頌德一番,鄭熹一邊隨大流,一邊奇怪:這兩家哪裏來的這樣的謀士……咦?

散朝後,鄭熹沒有馬上出宮,而是等駱晟出來,與他說:“三郎今天到鴻臚寺應卯了麽?他從京兆府借了好些衙役,說是要尋找梧州來的信使,到現在還是沒有信兒麽?快到正旦了,街面上正缺人呢。”

駱晟忙說:“啊?哦!他每天早上都到了,再晚些他就要去四夷館了。我現在就過去看看,為七郎將話傳到。不過七郎,子璋一向是個心中有數的人,既然沒還,就是還有用,能不能再寬限幾天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