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1章 相似(第2/6頁)

祝纓問:“認得這個人麽?”

五個人被傳到衙門之前已聽說了這個事,往李某臉上一看就說:“認得,不是王娘子的男人麽?”

祝纓道:“你們見過他幾次?他如今臉上有傷,你們就能一眼認定了?”

其中一個女子口快:“養不起老婆還往主人家鬧事的男人可不太多!窩囊廢沒個窩囊廢的樣子,所以記得住。”

堂上堂下一陣的笑,過堂果然比廟會好看。

祝纓又問他們還記不記得當初見李某時的情況,這個就由年長的那個小管事來說了:“記得真真的!上門討工錢的不是沒有,他鬧得尤其可惡!綠豆裏一個大蒼蠅,怎麽能不記得?”

李某又不哼唧了,說:“他們都是一夥兒的,當然會向著他說了!勾搭著別人家的老婆不著家,能是什麽好人?他們的話也能信?”

年長管事大怒!

他氣得胡子一抖一抖地,對祝纓道:“大人,梧州城裏做工的女人可不少!都是正經的事,正經的人!”

李某道:“拿了錢在外面浪,算什麽好人?”

祝纓嫌他搶嘴太煩,又讓再打他二十個板子,李某終於不說明了,在一邊小聲呻-吟。

小管事對堂上拱手道:“大人明鑒。不獨是女工有人上門討要工錢,也有一些男工,他們掙了錢就拿出去吃喝嫖賭了。他們也有父母妻兒,有家要養,堵門討要工錢的事情也不少。都要活命,也怪不容易的。這些都好打發,咱們早有定例的:事先講定,將一半或者全部的工錢給男工的家人。

女工絕少胡亂花錢,不過她們家裏人不放心,人家是有主兒的人,咱們坊裏也不能輕易處置了。也都各依情勢講定,或全給,或給一些。只有他不行,他來了咱們坊裏鬧事,可打翻了一鍋上等的糖漿,還誤了坊裏交貨,我們倒賠了主顧一些錢。這不得他賠麽?就講定從工錢裏扣。”

城裏女工不少,不過一般都是短工,或者是到人家裏幫傭,諸如洗衣服做飯之類。專到一個坊裏做工的,比較少,有也是繡活之類。梧州的糖坊都是從項家糖坊的模子——其實是祝纓定的模子——而來,項家糖坊先行,祝纓對項安講可以雇傭女工。項安自己就是個女子,多些女工她自己也舒服。後來的也就學著樣子。

用著用著,也都覺得一部分的工序用女工確實更方便。一是服管,二是心細,三是省錢。有些女工順手把地都給掃了,至於廚下做之類的活計,都能抽兩個女工兼著給幹了。女工的工錢也不如男工多,明面上的理由是力氣不足,不能幹重活。實際上還是想省工錢,重活固然男工幹得更快,其他有些活兒女工幹得比男工還要好一點,但不會因此給女工開更高的工錢。

女工的工錢本來就比男工少二十文,男工一百二,女工就只有一百,每月再扣三十文。所以李某就屬於耍賴了。

小管事說著,遞上了李某打的欠條。

祝纓當即下令,衙役們兵分兩路。一路去李家村拿人,除了王家村指認的幾個同黨之外,還要將李某的鄰居們也拿了來。一路去王家村勘查現場,這一隊是江舟牽頭,一是看損失情況,二是看一下能不能看出點什麽來。

眾人領命,祝纓命將嫌犯收押,屍體先放到停屍間裏,苦主則暫時在城內安頓。

其他人還家。

“退堂!”祝纓說。

……——

退堂之後,大門一關,外面百姓這個新年可有談資了,紛紛交頭接耳。也有知道楊家糖坊的,有問楊坊主是不是那樣的人。也有人猜,楊坊主或許看不上一個村婦,但是管事呢?坊裏的其他男工呢?

也有不少人罵李某真是個廢物,養不起老婆孩子就算了,老婆出來掙錢他還要搗亂,真是沒救了。

又有人羨慕地說:“也是本事了,自己不動,叫老婆養家。”旁邊就有人說:“你也想啊?瞧他那樣兒,多半是老婆攀上高枝了,不想跟他過了。”

還有心疼孩子的,說這下親娘死了,要完蛋。找女婿真得擦亮眼,不然一害害三代。

總之,說什麽的都有。

刺史府裏,退堂之後祝纓等人並不能休息,他們還得開個碰頭會。

一眾人往簽押房走,孟氏、王氏二人都還在門外站著等著,她們沒有任何相關的經驗,之前是幫著花姐處理了一下傷口,現在人在刺史府,也不知道往哪走,就蹩在墻根。花姐出來看到了她們,說:“你們順著那裏,先到後面,找杜大姐,叫她送你們出去……”

祝纓看到了她們,問道:“這就是你的學生?”

花姐道:“是。孟娘子、王娘子。”

祝纓點了點頭:“今天你們二位也辛苦了。胡娘子,你辛苦一趟,送她們過去吧,從那邊走,叫外面人看著了又要圍觀她們詢問安新情了。案子還沒定下來,你們兩個出去了不要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