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2章 狡猾(第4/6頁)

顧同當了真:“不錯!在藝甘家紮營的時候,我就擔心人太少了!”

“你當他們能當兵使呢?別做夢了。”

“走山路的,都是拿命別褲腰帶上。”顧同說,他是本地人,多少知道一點。

祝纓道:“行了,準備第三次選拔吧。選定了人,他們也好準備著,咱們也好去府城納糧。我估摸著小妹她們的糧也快送到了。”

……———

開始考第三次,最終後兩場他們都沒有能夠選出合適的人。

博士道:“慚愧。”

其實也不太慚愧,也不太意外。他早跟祝纓說過了,南府的教育水平不怎麽樣。祝纓來了雖然有了些起色,畢竟年載太短了。福祿縣幾年下來,才有能考進府學的。南府學子要想發力,怎麽也得再過三、五年,書不可能一下子被裝進腦子裏,都得人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讀。

祝纓也不急躁,將貢士考試前兩名的卷子剔出來,看看考生的年齡,沒超齡,就收入了府學。對博士道:“這兩份卷子有點意思了,再教一教,明年的人選就有了。”

考中府學的人先報到,也不用等明天春天再入學,現在就行。她批了條子,讓這二人去領今年冬季的補帖。

範生、張生二人,也不用離開府學,給他們幾天假,回家與家人道個別、收拾行李。她預備給他們各準備一份盤纏,再提醒他們:京城生活費很貴的,得有心理準備。

她不打算再提供自己京城的宅子給他們落腳住,又不熟。

範生、張生二人回到家裏,家裏先放鞭炮,然後宴客,又說:“得好好謝謝知府大人!”又忙著準備禮物去拜謝祝纓。

兩家人又請了荊老封翁當個陪客,要往府衙裏送帖子、送禮物。

荊老封翁也樂得摻和這樣的好事,笑道:“我一準兒去了!你們兩個,前途無量啊!”

二人的父親又與荊老封翁一陣謙虛:“還不知道是龍是鳳呢,不比荊大官人已是官兒了。他們還是學生,學出來才算。”

他們這兒又是準備東西又是打著拍馬屁的腹稿,待覺得準備妥當了,一同到府衙求見。

一行人到了府衙,卻見府衙外面熱鬧非凡——四縣的縣令都到了、阿蘇縣和塔郎縣也派了人來,祝纓就要啟程往州城送糧去了。

五人在門外進也不是、退也不是,門上衙役認得荊老封翁,對範、張也是眼熟,上前問道:“幾位有何貴幹?”

得知是要求見祝纓,為他們進去通報。

祝纓今年算是豐收,她說:“請進來吧。”正好給縣令們瞧一瞧。

郭縣令就很得意,範、張二人都是南平縣人,莫縣丞心道:不過是占著府學在你這裏的便宜!我福祿有大人打下的底子,明年一定追上你!

範、張二人臉上微紅,他們的父親猶如吃醉了老酒,也沾著兒子們的光,與縣令們行了一禮,坐著吃了一回茶。

祝纓問他們都準備好了沒有,他們都說:“都在打點行裝了。”

祝纓道:“你們現在去州城還嫌太早,等他們忙完,十月才會啟程,這個年他們是不能在家裏過了,趁這幾天你們好好聚一聚。這一走就是三、五年。回來十月裏我讓吳司倉送他們去州城。”

範、張父子四人一齊道謝。

荊老封翁說了句場面話:“南府能有今日,全仗府君之德。”

祝纓道:“老翁客氣啦。”又與荊老封翁寒暄幾句,問一問荊綱有沒有寫信回來之類。略說幾句,郭縣令給荊老封翁使了個眼色,荊老封翁只得遺憾告辭。

祝纓道:“咱們也準備走吧。”

“是。”

……

祝纓此行仍是帶了項大郎,縣令們看在眼裏也都有了數。他們各自籌備了自己的官糖坊,也選中了自己覺得可靠的大戶辦私坊,就等繳糧回來好開工了!

秋收完到種宿麥,中間還有一段時光,可不就是為了給他們辦糖坊的嗎?!坊間傳聞,項大郎這個糖坊,日進鬥金。

項大郎人又瘦了一點,他才攏了一批進山的商戶。雖有祝纓的名號,祝纓卻沒有給他一個明確的差使,說服人又費了好大的勁兒。才談攏,就得拖著許多糖跟祝纓上州城。

路上,縣令們沒再兩眼放光地盯著他,又都跟祝纓套近乎。

王縣令此時最急,路上就鞭馬上前,對祝纓道:“大人,我河東縣新招流人若幹戶、開荒得田若幹畝……”

關縣令朝天翻一個白眼,心道:我信你個鬼!

他與莫縣丞咬耳朵:“必是他先前管束不嚴,叫人瞞下隱戶!現在拿來邀功了!似我思城縣,就沒有這樣偷奸耍滑的刁民!”

莫縣丞也想翻關縣令一個白眼:我聽你鬼扯,思城縣?那不是因為大人把黃十二郎給辦了麽?!那是你的功勞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