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2章 碰撞(第2/6頁)

蘇喆道:“我看那個錘子好不舒服喲。”

蘇晴天笑笑:“你又不用討好他。”

“嗯!”蘇喆用力地點頭。

……——

下午就是上課了。

書房已經收拾過了,這裏本來就是第一進的正堂,當中一間是祝纓見客的地方,白天的儀式也在這裏舉行,現在這裏的孔子畫像已經還回府學了。

往兩邊去,東裏間是祝纓的書房,祝纓就將東次間改成了他們的課堂,白天在這兒上課、留人監督他們的功課。上完了課,他們各自回房,或溫書、或玩耍,都行。

裏面放了五張課桌,一排三張、一排兩張,雖然小侍女也沒拜師,祝纓還是給她們安排了桌子。鑒於雙方的關系,祝纓將雙方給隔開了,他們要上的課她也都準備好了。課文讓顧同抄出五份來,每人桌上都擺著一份。蘇喆不用講,生來就是要繼承家業的,她也不用考國子監,真想到京城求學,自有給她保留的名額。祝纓對她的教育就只有一個——不為應試、只為應用。

祝煉又是一種不同,這孩子是她揀回來養的,給朝廷養個忠臣孝子有個屁用?她另有安排。也是不用跟朝廷的考試體系有太多的聯系,雖是學生,與顧同完全不一樣。說是“養子”,與趙蘇也是不同的路子。

兩個小侍女和祝石,就都是捎帶的了,他們的資質不如這二人,祝纓甚至懷疑他們會跟不上這二人的進度。不過也沒關系,學的慢的就慢慢學,能識點兒字,再長大一些如果能夠發現一點特長,識字的人學東西也比不識字的要快一點。

祝纓課程也安排好了,除了講史,還教點算術、地理之類,這些她自己就能教。不請西席,自家的孩子,底子得她親自來打。

五個孩子到了書房,蘇喆與祝煉打頭,祝石、小侍女跟在後面。

先給祝纓行禮,祝纓將雙方的互別苗頭看在眼裏,心道:小妹已將錘子當成對手啦,這個時候就想不起來“不配”了。

祝纓說:“好。坐下吧。先將書拿出來,桌上放的就是這個月要學的第一課,咱們一點一點地講。”

祝煉和蘇喆都很快將抄好的課文拿來,小侍女和祝石也隨後低頭看著那“第一課”。一看之下,都有點傻眼。無論是祝煉還是蘇喆,他們的功課啟蒙都是識字歌,蘇喆有親娘教,識字更多一點,即便如此,也不能讓個七歲的小女孩兒認全《陳涉世家》裏的所有字,更不要提理解了。

祝纓道:“都會寫字了是吧?將旁邊那個綠皮的本子拿出來,翻開。”

祝煉將綠皮本子拿起,見上面寫著“生字簿”三個字。祝纓已經將裏面的生字都給挑出來了,每個字她都先在本子上寫個樣字。這樣一邊學生字,一邊講課本,她打算這一篇要講上一個月。

光生字就得教小個月,其中又有一些小孩子之前不知道的生詞,也要解釋。然後讓他們牢牢背下,再講理整篇的意思。這一個月的時間裏,他們不止要學這一篇課文,還要學簡單的算學,得會數數吧?得會學點加減法吧?

今天先教十個生字試試。

她先將課文讀了一遍,又講了一遍,然後是教生字。

講故事,小孩子都喜歡聽。

蘇喆問道:“鬼神精怪也能作假嗎?”

祝石傻乎乎地說:“當然啦,大人去年抓到一個假扮狐仙的騙子!”

祝纓道:“對,所以才說‘敬鬼神而遠之’。”她又給他們講了這句話的意思,知道有這麽回事兒,也知道有人相信這個,但是不要凡事都請示鬼神,沒用。而且鬼神容易被假扮。

祝纓講故事比祝石一句話又精彩得多,將“狐仙”的故事掐頭去尾講給她們聽。從小在寨子裏長大的小女孩們都聽得入迷了,祝纓全是以“捉狐仙”的角度來說這個事,講“狐仙”之不敢見人,講失竊,講最後抓到了是人假辦的,打了板子砍了頭。

祝煉聽故事聽得心馳神往!

蘇喆的問題就尤其的多,這個課堂仿佛就是以她為中心的,她問道:“王侯將相,寧有種乎?人與人,怎麽會是一樣的呢?”

祝煉暗中憋了一股氣,心道:怎麽就不一樣了?對,是不一樣,富人裏的壞人和蠢人特別的多!哼!你以為你就比別人好了是不是?

蘇喆尤其不解,她再受白眼,也是洞主的外孫女,是現在阿蘇家當家人的女兒,將來是要做縣令的,與生下來就是奴隸、仆人的人怎麽能一樣呢?人生來就有貴賤之分,她當然是“貴種”。

兩個小侍女與祝石都沒有這兩個人的這股勁兒,他們聽得半懂不懂的,對他們而言,“生字”不僅僅是指生字簿上的那些,連識字歌他們也都沒有背全呢。

祝纓沒有生氣,她問蘇喆:“要有多貴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