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1章 分派(第2/7頁)

他幹的時候已想好了應對之策,有什麽關系呢?他也是為民請命,只是失於急躁而已。好心辦了壞事,他認錯。此時,百姓只有心疼他的。可是不知道為什麽,現在完全不想得罪上司了。章司馬的幾種念頭不停的在腦子裏翻滾。

祝纓問道:“司馬?”

章司馬就怕自己一句話被她揪到了小辮子,含糊地問:“下官才到,未諳本地財稅如何征繳,不知大人的意思是?”

祝纓道:“只好先宣講一下。秋收的時候要穩,誰要鬧事兒我就辦他。”

祝纓就還是那個辦法,向百姓宣講一下朝廷征收的政策,朝廷規定的收多少、州府縣當然還會有一撥的征派,這個數目也都算出來,明明白白地告訴百姓,你就交這些。多了的,可以不交。光宣講是沒用的,還得能有保證!保證府衙會做主。

數目,祝纓已經讓祁泰算好了,現在她要讓一個人來坐鎮——章司馬。

既然想要個憐惜百姓的名聲,那你就來看看場子吧,別讓人盤剝了小民。

祝纓道:“無須司馬親自下鄉,本也不用府衙派人下鄉,司馬只要坐鎮府衙分管此事便好。若有人來告發,還請司馬去查清,如何?我信司馬會查明真相,公允處置的。明天一早我就宣布此事。”

“這……願為大人分憂。”章司馬硬著頭皮答應了。

祝纓笑道:“這就對了嘛!司馬正當壯年,正在有為之時,就該多做些事才好。秋收完還有宿麥、水利、道路等事,咱們且有得忙呢!”

章司馬訕訕地道:“下官先做好這一件,大人看得過去,再派其他。”

祝纓笑道:“好。”她端起了茶盞示意章司馬,章司馬也意思意思地喝了兩口,也不知道喝進去了沒有,放下茶盞就要告辭。

祝纓則將他送到門口:“司馬慢走。”

“府君留步。”

外面丁貴和顧同倏地彈直了身體,仿佛從來沒有偷聽過的一樣站到了廊外,一左一右,仿佛兩尊雕像。

“你們倆,進來。”

……——

顧同大不忿!

見屋裏沒有外人,嘟囔了一聲:“老師對人也太好了!他……他明明……”顧同此生沒見過這樣的人,氣得不曉得要怎麽說才好。

祝纓道:“他有數。你見他不許擺臉子。”

顧同哼哼唧唧的,祝纓道:“你有功夫在這兒嘰歪,不如回家看看飯做好了沒有!再這麽著,罰你給杜大姐燒火去。”

顧同道:“杜大姐再這麽忙下去,飯就更不……”

祝纓道:“去去去,你去外面訂飯去。”

顧同嘟著嘴走了。

晚飯蘇鳴鸞還是在祝家吃的,她們逛了大半天,又看了一場官司,都看得津津有味。蘇喆還看不太明白,蘇鳴鸞於律法並不精通,卻看懂了祝纓這般處置的高明之處。又感慨:那也要想得到才行啊!愈發堅定了把女兒交給祝纓的決心。

吃飯的時候,顧同因為不太開心,沒有眉飛色舞地講故事。張仙姑先問了:“你今天斷案了?”

祝纓點點頭。

張仙姑道:“是罰了個賭棍還有莊家嗎?杜大姐回來學也沒學全,怎麽判的?”

祝纓就讓顧同講,顧同語氣平平地將白天的事兒說了一遍,說著說著又把章司馬帶來的不愉快暫時忘了,口氣也激動了起來。張仙姑有聽不懂的還要問。祝纓就給她解釋一下。

張仙姑最恨人賭博,以前是約束祝纓不許賭,現在聽說有人賭,她難得“幹預官司”對祝纓道:“幹得好!這樣的人就要狠狠地罰!再抓到的,你也不許手軟,不許嫌煩,一定要挨個兒都打到了!”

祝纓笑道:“好。”

她們又問章司馬怎麽辦,祝纓道:“他斷的案子,比別的案兒已好了許多了。歷年復核的案子,不說下面的衙門,就是送到大理寺的,有毛病的也是一堆呢。總比收了錢或者連錢都不收就要偏袒富戶的人好許多,是不是?”

顧同道:“富戶又沒吃他的米。”

祝纓道:“曾經有兩個人都對我講過‘調和陰陽’,我那時年輕不懂事兒,看他們幹的事兒,心道,什麽調和?就是和稀泥。現在輪到自己了。一邊是人,一邊是地,得和好了。不容易啊。我不喜歡矯枉過正,但章司馬這麽幹,對一個才到一地的人來說,是最簡單快捷的方法了。得承認他確實聰明。阿同啊,你既瞧他不上,以後輪到自己的時候就不要像他這樣。”

“我一定不像他!”顧同說。

祝纓笑笑:“吃飯吧。”

她仍是有點愁,還是不會養小孩兒。蘇喆看起來比之前又更適應了一點,席間也會多說幾句話了,還跟蘇晴天商量說:“明天我去找阿姨玩。”

蘇晴天說:“行。”

蘇鳴鸞計劃在府城再住個三天就得回去了,三天夠她把府城細逛一遍了,余下的事兒就都交給蘇晴天就行,她不能離開寨子太久,且阿蘇縣也是草創,多少事務等著她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