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8章 攢局(第2/7頁)

施鯤道:“你還不踏實?”他歪頭對王雲鶴道:“你說他是這是真明白還是裝傻?”

祝纓先說:“滿懷不解,不敢傻樂,從底下縣令升任本地知府可不多見。”

王雲鶴道:“是不多見,也得有人願意與你爭這個。”

南府那個地方,也只有在福祿縣覺得是好的。有本事與祝纓爭這個位子的人,人家瞧不上這兒。瞧得上這塊地方的人,上頭又覺得都太次了。

施鯤又笑著誇了兩句:“肯踏實做事的年輕人,總是會有機會的。你這次招撫了阿蘇部,夷女頭人已是縣令,雖是羈縻,品級放在那裏,你若還是縣令,就算做了人家義父,也難以駕馭。聽說你又盯上利基族了?豈有以一縣令而馭數部的?有事你也不好調度。”

祝纓道:“事情未成,下官不敢妄言。”

施鯤馬上變臉:“成不成的不打緊,不許擅開邊釁!讓你掌南府是為了更好地勸課農桑,安撫內外,不是給你棍子好打人的!”他變起臉來還是很有威懾力的,目光咄咄,祝纓看了心裏也打了一個突。

她馬上站起來說:“是。下官也研究過了之前清剿的事兒,耗費巨萬,未見全功,不過是憑著邊軍震懾勉強維持。和平不易,百姓生計艱難,真要打起來,南府本來就破爛的家底子就要被打碎了。”

王雲鶴吃驚地道:“你還真想過?”

“沒有,沒想打人。一到福祿縣,看看那樣子就知道不成啦。也不能全靠懷柔,虧得南府駐兵數千,聽說連同附近府縣,總有兩萬之數,能夠震懾得住。所以無論何族,也都不敢挑釁。只有一些零星的山匪,倒也容易應付。這麽多兵馬,一旦開戰再征發兵役、民伕,光吃不幹的就有數萬,府庫糧草吃光、田地荒廢,我這幾年就白幹了。我才不拆自己的台呢。”

施鯤道:“記著你說的話,離京陛見的時候不許胡言亂語。”

“是。”

王雲鶴道:“阿蘇縣的事情雖然已經定下來了,冼敬說還有宿麥之事要與你再詳議,你再留幾天,正好掌了南府,你們好好說說,講清了再走。你以一人之力掌兩地能秩序井然,租賦未損,當再接再厲。”

“是。”祝纓答應了,又請示把冷雲也給薅進去,她之前需要冷雲,現在仍然是需要的。

王雲鶴和施鯤都認為她會做人,說:“這件事情沒人比你更熟悉,你既說需要,那就這樣吧,不必一事一請示。辦好了一總來說一聲。”

“是。”

至此,二位丞相才滿意地將她放走了。

祝纓捧著盒子出了政事堂,又被幾個熟人圍著道喜,祝纓也說:“同喜。過幾天請大家吃酒。”他們也都笑著答應了。

祝纓先沒有離開,而是跑回了戶部,見到冼敬就說:“我請示兩位相公了,將冷刺史再請來咱們一同商議。”

“你還不死心?”

祝纓道:“南府之內我能做主了,與鄰居的事兒還是得他來。他現在雖厭煩管事,等回去了該過問的還是要過問,不如讓他從頭參與。”

冼敬道:“好。你先回家,捧著東西不像話。”

祝纓與他告辭,出去一路不斷遇到人,有人知道了道喜,有不知道的看著她猜測。

…………

祝纓回到家裏,家中又來了客人,金大娘子又過來了。她兒子金彪如今也混了個小軍官,父子倆都不在家裏,金大娘子就跑來與張仙姑說話解悶。

祝纓回到家,張仙姑問道:“你又帶什麽回來了?”

祝纓道:“哦,南府的大印。”

“啥?”

項樂道:“大娘子,大人是南府的知府啦。”

祝宅的人都高興壞了,金大娘子過來就聽著了好消息,一拍巴掌說:“哎呀呀,又升了呀!好事,好事!明天我們家那個回來,聽了一準高興。”

祝纓問道:“金大哥沒調動嗎?”

金大娘子道:“那倒沒有,溫大郎調了,你們沒見著?”

祝纓道:“我回來還沒喘口氣兒呢,安排好了趁著明天休沐日大家都有空聚一聚。”

“應該的。”

祝大道:“你又升了,是有新官衣了嗎?穿上瞧瞧、穿上瞧瞧,再給祖宗上炷香!叫他們也高興高興。哎,我去盛碗雞肉供著。”

祝纓道:“上什麽香啊?衣裳也沒什麽差別。”

所有人都不肯,必要她去拜一拜祖先。祝家祖宗都是祝纓現編的,現在自己要拜,總覺得哪裏怪怪的。拜完祖宗,祝纓就去把官服給換了下來,依舊穿著家常衣服。

金大娘子看了,說:“這身兒好。”

“府裏夫人給的。”祝纓說,嶽妙君實在是個周到的人,給自己的衣服就沒有不妥過。

金大娘子又催促他們去報喜,又說:“大家都說,三郎是個有良心的人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