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6章 奔襲(第2/6頁)

如是兩次,冷雲自己覺得不對味兒了,一是屬官們、二是幕僚。屬官有輕視之意,幕僚倒是想他立起來卻未免有指揮之嫌,這可不行。他很快就有了主意,你們不都是能人嗎?你們互相爭執去。

屬官與幕僚人前人後過了無數的招,許多時候冷雲因不通庶務完全品不出來,把幕僚累得幾乎吐血。

祝纓與裘縣令都是縣令,扯皮還能扯上一個月,幕僚沒個官身實在不妥。這個時候就顯出祝纓讓他先見吏部的高明了,冷雲如果與吏部關系好,這時就可以調走一兩個冒頭鬧事的,以自己的能幹幕僚代掌其職。

“代掌”的意思是,幹活、不一定有官職。因為刺史府的屬官品級還是比較高的,很難以一個白身馬上就幹這個活兒。但是拔了一根刺之後,再派一個人管事,事情就好辦了。

冷雲的問題是,魯刺史留下的人都不好應付,全換不現實。他的幕僚們人人想冒頭,扶誰?

磨了幾個月,冷雲才算勉強將前任這攤子接下了,還不是自己全盤掌握,而是控制著幾個幕僚和屬官鬥法,自己還不能全聽幕僚的。由此品出祝纓之能幹,今天見她就格外的鄭重和禮貌,帶了幾分看重珍惜的味道。

祝纓講的魯刺史時的那一次會議的數目他也記不全,不過不妨礙他理解大致的意思。下一個難題又出現了:太具體了!他不是個事無巨細都能掌握的人。

冷雲聽了,一時躊躇,問道:“這是幾年前的事兒了吧?去年末還是魯刺史的時候呢。”

祝纓道:“是。去年的賬目档案都在,您盡可調閱。這兩年氣候也差不多。能說出原因的,您酌情給些寬宥。說不出來的,您現在先提醒了大家。”

冷雲點頭道:“這倒是。”春耕晚了的事兒,董先生念叨好幾遍了,他怕今年錢糧不如去年,頗有些憂慮。

他又問了一些州裏的事情,這回問的就比上次見面時具體。最後問道:“據你看,這府裏何人更佳?”

祝纓道:“哪有什麽好不好的?就看合不合適,跟您搭不搭。”

冷雲滿意地點點頭,揉了揉撐麻了的胳膊說:“走,用飯去!”

午宴擺在前衙,冷雲沒叫自己的姬妾,而是叫了本地的官妓正經伴奏。吃完了飯才放祝纓回去,然後開始調舊档。將一些數字記下,他只揀幾個縣記一下具體的數,其他都是約數,他不打算完全照著去年的數目來,心裏劃了個底線,取一個比去年略少一些的約數。

頭一年,不如前任,他認栽!不過有宿麥,應該可以應付得了朝廷追問。

有了跟祝纓的這次長談,冷雲開會進行得很順利。因為特意背過了幾處去年的數目,他犀利指出的時候又震住了幾個人,這讓他比較滿意。又因他最終與地方官們討價還價,一口報了一個靠譜的數目,會議結果也讓人滿意。

結束之後他又請大家吃了一回飯,宴上盡顯出京城公子的風度,讓人覺得他也不是那麽討厭。

飯吃完了,各自回驛館,接著就是陸續打道回府了。

思城縣的裘縣令本是擔心祝纓會跟他告狀,到時候把黃十二郎的案子給搶過去,那裘縣令是搶不過的。不意祝纓根本沒提,冷雲也沒提,裘縣令心道:那就接著磨吧。

裘縣令並不擔心宿麥的事兒,他想要政績,祝纓一個身兼推廣的不想麽?不是誰求誰的事兒,是怎麽合作的事兒呢。

裘縣令打算在州城裏多盤桓兩天再走,不想祝纓卻早早收拾了行李,只簡單買了一點東西就要動身了。裘縣令送她出門:“不多住幾天麽?”

“不了,還有事兒。”

裘縣令當時還在想有什麽事兒這麽著急,祝纓前腳走,後腳就見驛站那裏開始備馬——刺史大人要出行!

裘縣令呆立當場。

…………

祝纓同冷雲講好了去福祿縣,刺史要出行動靜不免大了一點,冷雲留了薛先生看家,自己帶著董、錢二人與祝纓同行。此外又有小廝、丫環、廚子、管事等等,前面有開道的,後面有殿後的。又帶了二十名差役、十名白直。

這些人在路上有驛站按照冷雲的品級提供補給,到了福祿縣,縣衙也得撥出來一部分款子接待,接待他們,如果不能從別處找補,縣衙是虧本的。

祝纓不擔心這個,她陪著冷雲走了五天,就從州城到了福祿縣。這對冷雲來說算是很快了。一路上,不斷地有聽到風聲的官員追了過來。譬如南府那位上司,從進了南府地界,他就跟著隊伍走了。

冷雲這一路就比較威風了,不同於赴任時的不情願,這裏他到一處就有當地才回家的官員恭敬地迎接。這些人開會時給他搗鬼,場面卻做得很漂亮,冷雲也就將不愉快暫時放下,吃一吃飯、聽一聽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