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0章 送禮(第3/5頁)

類似的事情林林總總的,總有一些。

祝纓又聽冷雲講了一些,總懷疑魯刺史留下來的人精裏已經有人嗅出了冷雲的憨氣。

她等冷雲講完,說:“莫氣,不是追回了麽?不如今年南府與州城都從公廨田種起,如何?這樣開頭數目不大,也能顧得過來。”

冷雲道:“可以。”

祝纓以前最擔心的是宿麥的推廣會在州裏受到魯刺史刁難,現在反而擔心冷雲會冒進。先讓冷雲自己盯著種田試試,知道艱辛有點數之後才不至於想要一年之間把宿麥種遍全州。

多少畝田,要多少種子,怎麽種,以及種出來的麥子留來做下一季的種子要怎麽分配。這都是具體的事務。不是一句“分發各縣耕種”事情就能解決的。當然,如果記上史書,可能就是這麽一句“分發各縣耕種”,可誰也不知道這一句話的背後可能是數年的努力——這還是順利的。不順利的,可能全州都習慣種植得到二十年後。

讓冷雲嘗嘗味兒,哪怕他以後頭腦發熱給忘了,再勸、再提醒的時候也有個實證。

冷雲渾然不覺踏進了祝纓布好的局,還說她體貼。現在不是種麥子的季節,冷雲問明了是秋收之後的一兩個月,要等到九、十月份的時候才種宿麥,便與祝纓約定:“明年秋收後不是要完糧入庫麽?你來的時候再仔細聊聊,對了,給我帶些麥種來。”

祝纓道:“好,那咱們對一下數目?”

冷雲道:“這個你就與董先生聊吧!”

祝纓心道:你給我等著!

她轉頭找到了董先生,董先生巴不得有點正經的事做,只恨秋天沒有早點到。他也有點焦慮,說:“卻才各府縣有公文到,春耕到底有些地方是耽誤了,收成怕要少。又不是天災,稅又不能少。大人一到百姓就覺得日子吃緊,嘴裏不定說得怎麽難聽呢。”

祝纓道:“宿麥種成,口碑也就轉過來了。當官怎麽能不被罵?我來是與先生商議另一件事情。”

“哦?”

“我想,大人是得知道一點兒稼穡之事,他卻不想親自管。”

“也挺好。”董先生真心地說。

祝纓正色道:“哄著、瞞著終非長久之計,不如讓他知道些兒。”

“他怕不肯。”

冷雲是絕不會想到親自到地裏看一看的。

祝纓道:“所以要想個辦法,讓他不得不親自過問。我看您盤出來侵吞公廨田的法子就很好,他關心的事有了波折,他就不得不知道。”

“祝大人,大人初來乍到可經不住一直這麽出錯兒。”

“假裝一下。”

董先生道:“那我想想。哎,有了!咱們假裝爭執一畝田要多少種子,爭吵一番,官司打到他面前,他不聽也得聽了。”

祝纓又與董先生做了個局,兩下扯皮,你漫天要價,我坐地還錢。董先生獅子大開口,說五百石不能再少了,祝纓就給他還到了二十石。兩人吵到了冷雲面前,冷雲有點傻眼,祝纓的能力他是知道的,董先生的能力這些日子他也看到了,聽誰的?

他只好親自查了一些農書,硬著頭皮看了一點,只挑一畝田要多少種子那一行看。翻完了,又召老農來問。老農說的是方言還不會官話,刺史府一個小吏充作翻譯。最後說出來的是一個比祝纓的多、比董先生少的數目。

冷雲高坐主座,將二人召了來,問道:“我一向信任你們,你們就這麽虛應故事的?”

他一張白晳的臉一板,真有古樂府裏稱頌那等威嚴美男子的樣子。祝纓道:“大人,這可不是虛應。”

“還敢狡辯?!你們誤差這麽多!”

祝纓道:“下官在戶部與冼侍郎及諸郎中討價還價的時候,他們殺價比這個還狠呢!”

董先生也說:“大人,要一說就成,得是有默契的。要麽雙方都是君子,都照實情來辦,自然沒有爭執。要麽雙方串通了的,就更沒爭執了。在下與祝大人,咳咳,以前與人爭習慣了,咳咳,忘了在大人這裏不用這樣爭執的。”

兩人演了一個小故事,給冷雲灌了點知識,冷雲這才轉了臉色:“不要空耗功夫了,你們就定個數目出來。”

二人參照了老農的經驗,定了一個稍高一點的數目。冷雲道:“這樣才好。你那會館,怎麽樣了?”

祝纓應付他的同時沒耽誤同鄉會館的事兒,這個不用自己買地建房,是在一個半偏不偏的地方,租了個半大不大的院子,打掃一下,也不特別的修飾,只收拾幹凈,就算開始了。州城房價不如京城,仍然算貴的,錢不能都砸在這個上面,所以不買只租,等寬裕了再考慮買。

祝纓對冷雲道:“就差一個匾了,還得請大人題個字。”

冷雲笑道:“這個好辦。”

官員給人題字收取潤筆也是一種能明說的收入,這個事兒冷雲是知道的,不過他沒打算收祝纓的錢。祝纓給他出力了,他肚裏有數,但是又不說出來,寫一個“福祿縣同鄉會館”的橫幅交給祝纓,看祝纓接下來要幹什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