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9章 拜訪(第3/4頁)

湊在祝纓身邊蹭著,好處實在是太多了。至於什麽賦稅之類,黃十二郎也不擔心,祝纓已在第二任了,這麽能幹的一個人,眼看是要高升走的。先糊弄著,好處沾完,祝纓一走,他或再將戶籍變回去,或者就幹脆打通京城關節,也不是不行。他很有雄心,還有做官之意,心裏的想法對嶽父也有所隱瞞。

黃十二郎道:“嶽父大人是福祿縣的鄉老,這樣的好事輪也該輪到您的。恐怕還是因您在錢財上有所欠缺。如何?咱們翁婿聯手,來年謀個更好的路子。”

林翁有所意動:“你看能行?”

黃十二郎道:“我瞧著祝大人很能幹呀!自他來後,福祿縣好了許多,等閑兒子也沒這麽孝敬頂用呢。拿來養老的兒子也不過去如此了!”

林翁將酒杯在桌上重重一頓,酒水從杯子裏跳出來一片:“你醉了!”他問的是翁婿倆聯手爭個好點的會館,哪知女婿大放厥詞。

林八郎這回跳了起來,他哥不拉他了,因為林大郎也猛地站了起來:“十二郎!”

黃十二郎在嶽家一向隨意,他也不害怕,道:“話難聽,道理難道不是這個道理?一個好官,真個比能幹自家人給家裏掙來的好處多呢。好好,是我錯了,我一定謹言慎行。”

林翁還冷著臉,黃十二郎又陪不是,同時向舅子們賠禮:“是我錯了。就不看我的面子,看你們外甥的面子,好不好?”

一句話將林家父子又堵住了,黃家娶林家女兒,圖生育。但是林家女兒嫁過去之後先是數年沒有生育,再來生了兩個女兒,黃十二郎自己就是獨子,林家自覺是對不起黃十二郎的。黃十二郎說的這個“你們外甥”其實是婢妾所生,但是管林氏叫娘,種種內情實不足為外人道。

林翁道:“只有父母才會對子女這般愛護!你怎麽能顛倒過來講呢?住在這裏,我安心。大人連泥腿子都能看護重視,有賊人越境犯案,大人親自緝捕。你不知我們有多麽的安心。”

“是是,我也是相中這個。”

黃十二郎留在林宅又住幾日,家中上下大撒禮物,又與林家父子好好磨了幾天,終於磨得林翁點頭,願意代為引薦。

林翁道:“大人去州城了,連老封翁也同行,沒些時日是回不來的,你等我消息吧。”

“有勞,也不知祝大人此行順利否。”黃十二郎悠悠地說。

…………

祝纓此行頗為順利,不幾日便到了州城。

他們先在驛館裏住下,祝纓不急著設什麽同鄉會館,而是命小吳去刺史府投帖求見。

小吳領命,不多時便回,與他同來的還有一個新熟的人——薛先生。

薛先生額上、鬢角都閃著水光,一路搖著扇子來的,到了門外將扇子收起別到腰後,再進屋拜見。

南方的天氣已經很熱了,祝纓將路上汗濕的衣服換下,坐在屋裏等薛先生。薛先生進來就見她一身清涼不似自己汗出得狼狽,道:“祝大人真是得天獨厚啊!”

祝纓道:“這話從何說起呢?先生請坐。”

薛先生給她拱手為禮,然後在下手坐下,道:“府裏收到大人的帖子,在下看到了便趕緊過來了。”

“哦?這是為什麽?”

“實在難以啟齒,是因為一些舊賬的事兒。別誤會,並不是什麽大事,陳年舊賬麽,大家都知道的,又有前幾個月也有些人沒了上頭管束而放縱的,一個月來已查了不少。董老盡應付得了。可是我們大人,這個……他有些性急,總嫌辦得慢。天氣一熱,他又燥,就……”

祝纓了然:“我明白了。”

薛先生道:“大人確實關心百姓,卻又不大懂民生。想治理好本州,又沒個抓手,這個……”

薛先生除了怕考的毛病,別的樣樣精明,弄得在一個年輕人面前說話吞吞吐吐,實在是冷雲缺的德。他認定了魯刺史有坑給他,再看到賬目確有不平,就將這個當成了一件大事,發誓一點虧也不肯吃,差點要捅給朝廷。薛先生、董先生給驚出了一身冷汗,好說歹說才給勸住了。冷雲就讓錢先生起草公文,讓祝纓過來一趟,好好聊一聊。

薛先生嘆氣:“其實自別駕往下,能幹事是真、各有肚腸也是真。咱們大人現在只看著魯刺史,還不及發現他們才是魯刺史留下的坑呢。賬目不平?府中小吏恐怕就能說明白是從何年起出的紕漏,他們卻都不說。垂拱垂拱,要看得明白才能垂拱得起來呀,否則與被架空又有何異?”

祝纓了然,這些都是她已看出來卻不好對冷雲說的,包括她自己,也能算是魯刺史留下來的坑。

她說:“會好的,大人也不是不肯聽勸的人。再說了,不是還是有先生們麽?我信先生們的本事是能幫著大人垂拱的。對了,大人現在有空嗎?咱們先去見見?不瞞先生,家父家母都很想念大人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