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6章 漲價(第3/7頁)

祖孫倆在祝纓面前大眼瞪小眼的。

祝纓道:“你怎麽不上學?”

顧同當地一跪:“大人,學生想轉明法科!學生覺得明法科頂好的!讀明法科也不耽誤學生讀經史!我的《春秋》也已通讀過一遍了。”

顧翁響亮地抽了一口氣,祝纓問道:“顧翁?”

顧翁左右為難,小兔崽子是真的被慣壞了,硬是不怕他,還敢跑。祝纓他又得罪不起,不敢揭人家出身的短。顧翁肚裏一肚子的計劃,底子裏還是怕縣令的。

祝纓卻很寬和地道:“你先起來,有話好好說。”

顧同也機靈,並不提自己之前已拜訪到祝纓的事兒,只說自己的盤算:“大人容稟,大人一向寬容待人,不會說學生功利。學生想,明經、進士應考者眾多,出頭也難。福祿縣乃至整個南府也無甚全國聞名的大儒,如何能出息?多少年也不曾有一個經明經、進士出仕的人了。明法科卻有大人指點,學生請大人不要嫌棄學生駑鈍,許我轉個明法科,好向大人請教。一個人能做的有限,但是能夠出仕,就能像大人這樣幫許多人了!”

祝纓看向顧翁,問道:“顧翁的意思呢?”

顧翁支支唔唔又說不出話來,祝纓笑道:“看來顧翁還是有所猶豫的,顧同,你先跟小吳去洗把臉。”

顧同微微一頓,將兩個人都看了一眼,道:“是。”他捏著兩把汗,將賭注壓在了祝纓的身上,他希望自己心目中才樹起來的榜樣不會讓自己失望。

孩子一走,顧翁就開始大口喘氣,一副被氣得不行的樣子。祝纓道:“我以前問過轉科的事兒,都過去這麽久了,他怎麽又想起這麽一出來了?嗯?”

顧翁苦著臉說:“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。大人,您看這孩子……”

祝纓道:“年輕人可貴之處就在於有一身的銳氣,沒了銳氣,人也就沒意思了。我知道你們的心意,還是想走最正的正途嘛!”

顧翁趕緊連搖雙手:“不敢不敢,不是!小老兒的意思不是說明法科不好,是他已讀了這麽多年了,再一轉又要耽誤功夫了。”

祝纓道:“他還年輕,倒也耽誤得起,這樣吧,就讓他先跟著我一年,走走看。合適了就走下去,不合適,我重給他一條路。要不,你給他安排?”

顧翁道:“不敢不敢,就聽大人的。”心裏把孫子罵個半死,又不敢怨祝纓。

祝纓把顧同叫了過來,道:“給你阿翁道歉,你氣到他啦。”

顧同心中祝纓是可靠的,可是居然讓他跟祖父認錯,他心裏失望極了,只對祖父深深一揖,要他認錯那是不可能的。顧翁心裏對這孫子也是不滿了,他拂袖而起,對祝纓一拱手:“我是管不了他啦,全交給大人了!”

顧同心中驟然一喜,直起身來看顧翁臉上的表情不似作偽,驚喜地看向祝纓。祝纓道:“你可以先試一試,一年後要是沒個成就,就老實跟你祖父回家去。”

顧翁道:“我才不要他呢!”

顧同對顧翁道:“那我要您。”

顧翁氣得將胡子一吹,向祝纓匆匆道別!

顧同左顧右盼,在留下來還是陪著回家之間作選擇的時候顧翁已走遠了。他就當這是天意,順勢留了下來,湊上前道:“老師,為什麽是一年啊?”

“忤逆可是重罪。他只要一句話,你辯解就坐實了與祖父口角反訴祖父陷祖父於不慈確實不孝,不辯解就是認了。你怎麽辦?”

“呃……”

祝纓又將一本書塞給了他:“禮之所去、刑之所取,你是不是只背了這八個字,沒懂其中的道理啊?先把這個給我再讀一遍,再去習律條。之前告訴過你們這是王相公一生的學問,你都學到哪兒去了?不會以為這就是總結的經史禮儀吧?你要真是這麽想的,那你確實不適合考明經、進士,你考不過人家。”

耳目一新!顧同道:“是、是這樣嗎?”

祝纓歪頭看他,顧同老老實實地捧起了書,道:“是。那,縣學裏?”

祝纓道:“你要是現在轉了科,想再轉回來就難了。”

顧同道:“我不後悔!本來我們家、全縣,也沒個讀書能出來的人呢!”

祝纓道:“行。”

顧同高興地笑了,又疑惑:“學生這就成了?您收下我了?怎麽就……成了呢?”

祝纓道:“這有什麽好奇怪的?你是福祿縣裏第三個自己個兒來找我的。”

顧同好奇地問道:“前兩個是誰?”

“趙蘇、蘇鳴鸞。”

顧同不掩飾地皺皺鼻子,顯得與趙蘇不是那麽的合拍,祝纓也只是笑笑,道:“去溫書吧。”

“是。”他又添了一句,“我不會跟他鬥氣的。”

祝纓對他擺了擺手,顧同抱著書輕快地走了,一路上有人問他怎麽不去上學,他說:“我阿翁讓二叔給我請假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