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章 查賬(第4/6頁)

祝纓道:“我要不與你同去,以後還能做得成朋友麽?走著。”

兩人走到院子裏,丁校尉對後面大聲叫吼了一句:“我跟祝大人出去了!”

丁娘子從後面繞過來,見到了祝纓才笑道:“祝大人又要為我們家費心啦。”

祝纓道:“哪裏。”

丁娘子這才放心地放丁校尉出門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二人到了驛站,裏面已然擺開了架勢,阮、樊二人與康樺正在聊天兒。三人的隨從加起來也有十數人了,都列隊整齊。

祝纓暗中警惕,丁校尉卻大大咧咧的。祝纓向丁校尉介紹了阮、樊、康三人,丁校尉對三人抱拳為禮,又問:“不知叫我來有何事?”

丁校尉是一點也不怕的,他是軍人,並不像一般的官員那樣可以被隨意處置。

阮芝請他二人坐下,丁校尉的品階最低,就坐在了最後。

阮芝就問道:“丁校尉帳下可有一個叫洪幺的人?”

有。祝纓在心裏答。丁校尉帳下從她手裏領補貼,攏共百來號人,她連這些人長什麽樣都知道。

丁校尉也說:“有。這小子怎麽了?”

阮芝點點頭,不答反問:“為人如何?”

“就那樣吧,是個肯出力氣的兵。”

“品性如何?”

丁校尉道:“這話奇怪,咱們當兵的,以忠君愛國為要,哪有什麽不好?”

阮芝道:“那就是還算可信了?”

“他沒犯什麽案吧?”丁校尉忽然怵了。

阮芝微笑道:“好叫丁校尉知道,五百裏外有一地名豐堡,那裏的士卒險些嘩變。”

“哎?那與洪幺有什麽關系?”

阮芝對祝纓道:“祝令,我現在要是封賬,應該不算晚吧?祝令一向能幹,我們都是知道的。只是有時候,太能幹了也不好。豐堡的駐軍與本地洪幺等人都是同鄉,祝令會心疼人,給他們發錢了吧?都是同鄉……”

原來,一處征發的兵役並不全會分到同一個地方,譬如福祿縣就需要一百來人,如果洪幺老家一次征發三百人,另兩百就會調到別的地方。洪幺等同鄉跟著丁校尉到了福祿縣,他的另一部分同鄉們則在豐堡當兵。

今年過年之前,祝纓不但發了按月的補貼,還給每人一筆按品級不等的過年費。都湊在一起,對普通人家來說也算是巨款了。祝纓又提供了費用極低的運送錢款的業務,讓洪幺的家人過了一個好年。

好巧不巧的,洪幺“肯出力氣”之外又別有一個特點——大嘴巴。丁校尉帶兵也不算很苛刻,更要給祝纓面子,他就點了個強壯又能言會道的士卒,命他陪同福祿縣派去開同鄉會館的人回鄉。一是給福祿縣的人領路,二也算是為了保護福祿縣人的安全。

這個人就是洪幺。

洪幺能言會道在趕路無聊的時候是個優點,可是回到家一吹牛就是個缺點了。他回到家,陪同鄉會館的人將捎帶的錢一分,自己也回家過的了。過年少不了串親戚,他大嘴一張,就吹起牛來:咱們這回可以發達了!福祿縣孝敬咱們土地、錢糧、還給牛和犁!

他與所有出門闖蕩而回家的人一樣,必不能灰溜溜的回來。征發兵役是件沒有出息的事兒,但是能發財就另當別論了!

沒多久,十裏八鄉好些人就知道了他怎麽顯擺的。他明明只攢了兩貫錢,卻將這兩貫錢都拆散了放到一個笸籮裏,擺在自家堂屋的桌子上叫人看。對錢吹牛,越吹越沒了邊兒。

事兒就傳到了在豐堡駐軍的人家裏,福祿縣都這樣,豐堡應該也不錯吧?

並沒有!

豐堡地方就算要與駐軍相處,也是先從校尉等頭領開始結交,誰能照顧到一個個的大頭兵呢?那得看校尉做不做人。

這校尉自己撈錢還撈不過來,又要士兵過得清苦以顯示自己清廉,哪有心想到他們?校尉不做人,自己吃得滿面油光,卻以“青黃不接”為由,又汙了一筆款子。豐堡駐軍的日子愈發的難熬。

終於在前陣子出事了!

起因是一個士卒收到家裏人捎來的口信——他爹死了,但是沒錢埋,家裏借了錢辦了喪事兒,讓他把一些軍餉捎回來還債。

他向校尉討錢,反被校尉的親兵說:“不識大體,沒眼色。”

兩下吵了起來,親兵把人給打了。豐堡士卒都是來自同一個地方,老鄉幫老鄉,與親兵們打了起來,校尉又要“行軍法”,要斬殺帶頭鬧了他的事的人。這下可算是捅了馬蜂窩了,士卒鼓噪起來,執刀殺進了校尉的大帳,將他給挾持了。

又把平素奉承校尉、欺壓士卒的親兵們都殺了,接著就公推了兩個人要向上陳情,控訴校尉不做人。

事情鬧大了,當地官府趕緊加緊文書發到了京城,皇帝震怒!

京城一面下令安撫、處置嘩變的士兵,一面下徹查。事情比較緊急,需要快點拿出個結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