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 命案(第2/7頁)

她派出了高閃之後,就又招了司戶佐來。上縣的司戶佐也是四人,祝纓到了之後就給補齊了,現在四個人到了,她就吩咐下面的事情了:“將縣內石匠的名冊統計出來,我有事要派給他們。”

司戶佐們一齊答應了。

祝纓又說:“另招人來服今年的役。要去采石場做活計。”

“是。”

司戶佐們並不質疑祝纓這個決定,也沒人說“春耕剛結束,該愛惜民力”。他們只問了一句:“大人要用多少人呢?我們也好準備。”

祝纓道:“祁先生,你來跟他們講。”

數目是祁泰給算出來的,按照“先縣、後鄉、最後村”的次序,凡人口超過二十戶的村莊都要立識字碑。從全縣征發相應的人手,再由縣衙統一調度。否則二十戶的村子讓它自己立十幾通石碑,村裏自己去采石頭、字還要刻得準確美觀,村民第二天就能卷鋪蓋跑進山裏投奔趙蘇他舅舅了。

祁泰報了個數,祝纓道:“征發來的人今年就不再征別的役了。這一點要講清,罷了,我出個告示吧。你們宣講一下。”

司戶佐們應了之後便出去忙碌了。

石匠在冊的,通知一下開工的日期就行,粗活雜工則需要到鄉村裏去征調。

福祿縣這種小地方的實際情況,與祝纓在朝廷的科條規定、律法上看到並不相同,這事兒她甚至有切身的體會。那就是鄉下有許多人在戶籍上是良民百姓,但是他們也會幹各種其他的活計。

像祝纓雖然不是農夫,但是跳大神之外還會做些小飾品、能幫著祝大搭板棚房子、會修屋頂……等等。不少鄉民於種田之外也會些石匠、木匠手藝的,但他們又都不在番匠的名冊裏。福祿縣這個地方人口不多,在冊番匠的絕對數量是很少的。

祝纓就要征發有點手藝的人來做采石、將石材粗制成石碑之類的活計,最後由技藝最好的石匠來刻字。

司戶佐們最先報上來的是在冊的石匠名單,祝纓拿了一看,正式在冊的是六人。他們是俗稱的“大工”,其他的都是“小工”,遇有事,讓大工帶著小工幹,大工承擔最復雜、最難的工程,小工幹些粗笨的力氣活和準備工作。對福祿縣來說,六個石匠大工是夠用的了。

祝纓今年也不打算翻蓋縣衙,有破損之處修補一下接著用。今年的人力之中,石匠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識字碑了。

她翻看名單,又命將六人的戶籍資料調了過來,看一看是不是跟龐石匠一樣,還有能幹活的成年兒子。一般手藝人會優先選擇“子承父業”,然後才是“師徒相承”,也有招女婿的。官府、朝廷也希望他們一直是這樣的,父是石匠、子也是石匠,則朝廷永遠有用不完的穩定的工匠。

祝纓數了數,六個人裏,有四個人有不止一個兒子,看年紀也都能當幫手了,心道:如此,人手是足夠的了。即使手藝不足,令龐石匠指點指點也就是能行的。

然後,她又讓小吳去把小江找過來。

……

小江如今也不穿道袍了,帶出來的幾套舊道袍穿了一年多磨損了,就裁掉磨壞的稍寬的袖子邊兒,改成了窄袖適合行動的樣式。她的發式還沒變,依舊是女冠的發式,把頭發往頭頂梳起來挽個鬏。看起來十分的清爽。

她出現在祝纓面前的時候身上還穿著一件本色的大圍裙。

祝纓道:“你這是幹什麽呢?”

小江眼睛亮閃閃的,看著祝纓說:“大人,剛不久,張師傅出城了,我就收拾收拾停屍房!”

她自打入了仵作這一行就是學徒,到現在也還沒有出師卻已學了些本領,現在正是癮最大的時候。死的是個男人,張仵作就不用帶她去,小江心中小有失落,仍是打起精神來把停屍房又仔細地打掃了一遍,開窗通風,又點起香來驅蟲。

正忙著,祝纓把她叫了來,她還以為祝纓是要派她也跟著過去瞧瞧呢。

祝纓道:“收拾完了嗎?”

“嗯!”

祝纓道:“驗屍的事現在有張仵作,先讓他看。這裏還有一件需要你做的事——上回說的曲子,你譜好了嗎?”

小江恍然:“哦!那個!識字碑已刻好了嗎?!這麽快的?”

祝纓道:“你都譜好了?”

“嗯!您沒放話,我也就壓箱底兒沒告訴別人,現在可以了嗎?”只要有件事讓她做,小江也就不在乎這件事是不是驗屍了。只要有需要,什麽事都行,不會她也願意現學。

祝纓道:“石匠父子已開出兩通碑來了,等會兒叫小丫陪你去那邊看看是哪兩篇,你就先教這兩篇的。”

小江道:“好!我這就去!”

她一邊走,一邊解下了圍裙拎著抖一抖,束成一條,左手拎著頭,右手在中間一提再一抖,圍裙就被折短了一半,她用力抽打了一下裙子上不知道有沒有的浮塵,將圍裙搭在了臂彎,喊小丫:“走,跟我去看碑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