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6章 獠女(第4/6頁)

打完了,祝纓問道:“你不好生讀書,還挾妓出遊!還鬧出人命了。來,也是二十!”

把湯小郎君也打了二十大板,湯小郎君眼淚鼻涕一齊下來,說:“大人,學生錯了,學生再也不敢了!以後都不狎妓了。”

“你的錯處就是狎妓?那是一條命!”祝纓斥完了他,又問仆人當日情狀。

仆人道:“就帶著去喝酒,樓下有人說話,不知怎麽的,就把那女娘驚著了,她就掉樓下去了。”

祝纓又打了他十板子,然後問湯小郎君:“你說,怎麽回事?”

湯小郎君道:“真的是出來散心的!瞧著她新鮮就點了,哪知道她會掉到樓五呢?”

祝纓命人把屍格拿給他看:“這些傷是哪兒來的?!!!給我打!”

又是一頓打。

再問仆人:“說,怎麽回事兒?”

“就……獠女麽,小郎君,小郎君厭著獠人,帶回來打了兩巴掌。”

“就兩巴掌?再打!”

又是十板子下去,祝纓再問湯小郎君,湯小郎君是真的怕了,一嚇之下全招了,與那鴇母說的也相差無幾。

祝纓深吸一口氣,又召了鴇母手下的妓女來問,說的都是大同小異。也有同情死去的姑娘的,也有覺得這個“獠女”不可愛不親近的,卻沒有一個人能夠說出她的確實來歷,倒是證實了這姑娘確實是買來的。

祝纓看姓湯的小子已經打得很重了,再打下去怕不是要真的打死了。她不介意直接打死這個傻子,卻不能不考慮士紳的反應。

按律,湯小郎君這次的懲罰是極輕的,無論是“獠女”還是“官-妓”的身份都不比尋常百姓,人還是找不到來處,也無人為她做主。湯小郎君也並不是親自謀害她,過失減等、身份再減等,減來減去,非但不用償命,連流放都放不出去。判個流刑,大理寺都得能給駁回來。更不要提死刑了。

祝纓眼前全是當年曹氏案時王雲鶴的樣子。

祝纓召來湯小郎君的父親湯翁。湯翁一見兒子打成這樣,心都涼了,有些憤懣地問:“大人,小兒所犯何錯?”

勾勾手指,示意湯翁上前,在他的耳邊低聲道:“糊名考了四十一名,就尋個獠女來虐待,下作!丟人現眼!”

湯翁的臉白了,他知道這句話背後的意思。不提縣城裏現在就住著一個很不忠厚的“獠女”單說眼前的縣令,他是要修復與獠人的關系的。

祝纓道:“你這個兒子教成這樣算是廢了,將其他孩子教導成人去吧。”

湯翁深吸一口氣,不停叩頭:“大人,他雖可惡,可做父親的總不忍兒子去死的。請大人饒了小兒一命吧,小人願意交銅贖刑。”

祝纓下判詞,先給死去的姑娘定個身份,是“外鄉人”,然後判了鴇母買良為賤當罰,其次是判湯翁的兒子過失致人死亡,本應流刑,但是因為他當時不知道這姑娘的身份,所以減等成徒刑。另要賠錢。湯翁想要的贖刑,祝纓沒答應,錢收了算罰款,刑照判。

徒刑發配之前,要先挨板子,但是審訊的時候已經挨過了,所以這頓板子免了,即日就發去做苦力,不許停留。

這個結果祝纓自己尚且不能滿意,不想許多人卻認為她真是“鐵面無私”,甚至有些人認為她有些“苛刻”了。一則死的是“獠女”,二則死的時候身份是“妓-女”,實不該將一位士紳之子罰得這麽重。

顧翁等人只能猜度:“這當是為了安撫獠人。咱們這位大人,想得很多呀!”

他們都在等,看祝纓要跟趙娘子有什麽交易。

……——

祝纓沒有去找趙娘子,她先召了顧翁等人。

顧翁等人不明就裏,以為她要詢問與趙娘子有關之事。不想祝纓先問他們:“你們家內有獠奴嗎?”

眾“父老”面面相覷,各自小心地說:“都是花錢買的,有來路!”

祝纓道:“是我疏忽了,以前並沒有聽說過呢。這‘獠奴’是個什麽情形,勞煩對我講一下。”

顧翁等半真半假地說:“是買一些做些粗笨活計,他們也聽不懂話,勝在憨直。”

“一個聽得懂話的都沒有?”

“那倒是有的。”

祝纓道:“那好,給我尋幾個會講……去找美玉之族的‘獠人’,哦,有旁的族也給我尋一兩個,我向你們借用。年前歸還。”

眾人不知道她是什麽意思,但是找會說話的還是方便的,他們說:“何必言借?”

祝纓又問通商的事兒,顧翁道:“本縣不多,就是趙灃家。獠人素無文字,怕交易記賬被人所騙,只選信任的人。”

祝纓都記在心裏,讓顧翁等人盡快把“獠奴”給她找兩個來,要通曉雙方語言的。顧翁等人就確定,縣令是真的要聯絡獠人了!則湯小郎君撞在了槍口上,被打被徒刑被罰還不許贖刑,也不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