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 垂拱(第4/6頁)

汪縣令見賬也平了,終於說:“祝兄,來吧!”

祝纓也有心眼兒,她也將自己接收了什麽、賬面總數是什麽之類都列了一張單子,讓汪縣令也畫押,兩人這才算辦完了交割。

汪縣令一見祝纓字也簽完了,高興地說:“今年公田的收成,就都收你啦!不必送!告辭!”

說完就樂顛顛地跑了!

朝廷給各衙司都分了一部分的公田用以取租等,公田的收成或者租子是用來做這一衙門的公費的。實際操作中,這些收益還是主官說了算。這是地方官員們一筆不小的收入,兼之種種其他的額外收益,才會有一些京官想謀外差。

汪縣令連這一年的收益都不要了,足見福祿縣實在不是個好地方。

……——

祝纓與汪縣令辦了交割,明知道汪縣令沒有把所有的實情都告訴她,也只能暫時接了這攤子事兒。

她先婉拒了當地士紳的邀請,將家眷、行李都卸到了縣衙。

縣衙比她在京城的宅子大了不少,占據了這一點兒也不繁華的縣城最好的位置。靠北,正中,前衙後宅。前衙有正堂、值房等等,後宅是縣令一家住的地方。

十分不幸的是,由於汪縣令也不攜家著在這兒住,所以無論是前衙還是後宅它都荒廢了好幾年。因為聽說新縣令要來,才匆匆打掃了一下。前衙還好,祝纓看了一看,值房、門房、牢房之類一直有人用,還算整齊。

她並不知道,在汪縣令跑去府城居住的時候,連縣衙的後宅都有些小官小吏攜家帶口來“借住”,前兩天才剛剛搬走。

他們搬走了,這後宅裏的柴米油鹽、柴炭水缸之類也都搬走了,給他們留了個空屋子。房子就只是房子,丁點兒家具也是沒有的。

祝大道:“這算怎麽回事兒?”

祝纓淡定地說:“我見本地的竹具不錯,正想試試竹制的家具。小吳,你陪大姐去外面選些家具,先選幾張床來,今天先住下。”

縣城很小,只有兩間家具店,花姐聽了祝纓的話,先去那家普通的鋪子裏買了幾張竹床來。竹床很便宜,花費也不太貴。花姐又訂了幾個竹制的櫃子、兩張竹制的桌子。回來說:“其余的慢慢添置吧。”

祝纓笑道:“也好。”

花姐道:“你不與他們父老見一見嗎?”

祝纓搖頭道:“不用。”

“咦?”

祝纓對她擠擠眼睛:“我可是個京裏發過來的雛子,不會做官兒呢。只會照著書上寫的來!且看他們怎麽行事。”

花姐和張仙姑就叫上祁小娘子和杜大姐等人開始卸車、收拾屋子。他們分派了一下,祝纓是住正房的,祝大夫婦住了西院,花姐住了東院。祁泰父女倆住一個客院,小吳、曹昌、侯五都住偏院兒裏了。

直到此時,一行人才發現了一個問題——他們並沒有一個廚娘。讓張仙姑和花姐做飯給侯五等人吃是不合適的。杜大姐願意做飯,手藝又令人嘆息。這一路上他們住驛站、吃驛站,何曾用過自己的廚娘?本地的口味又吃不慣。到要吃飯的時候,這些人才覺出不對勁來。

小吳在一邊伺候著吃飯,看祝纓眉頭也不皺一下地就吃了下去,他倒抽一口冷氣:祝大人這都過得什麽日子呀?

祁小娘子也看不下去了,自告奮勇:“以後我來燒飯吧。”

花姐道:“我與你一同。”

祁小娘子哪能讓她做飯?說:“不用的,有杜大姐幫我燒火就行。我也不能白住著不是?家父的飲食也是我來照顧的……”

祁泰道:“誒?不是講定……”

祁小娘子在桌子下踩了祁泰一腳,截了廚娘的事務以換取自己的三餐。

吃完了飯,祝纓要與曹昌等人卸車,他們都嚇了一跳,搶著上前,不讓祝纓來卸車。卸完了車,留車夫再多住兩天,等她收拾好了衙裏給他們發路引。車夫幫著把箱子都卸了下來。

祝纓道:“勞駕,幫忙打開一下。”

車夫們初時以為帶的是金銀細軟,後來又以為是販賣北貨,現在也充滿了好奇,幫著打開了箱子。裏面都是一些木制的模型。

曹昌托著其中一樣說道:“這是犁!”

祝纓怏怏地道:“是啊。”

她最後同意把曹昌帶來,除了因為他忠厚老實還因為他是個正經的種田出身,是個良民。都說南方刀耕火種,她把個莊稼漢過來,多少能教導些種植不是?

她讓商人們幫忙捎帶的幾口箱子裏都不是什麽家具細軟,也不是什麽古董珍玩,是些農具的模型。按她的想法,既然南方偏僻,又是蠻荒之地,她多帶些北方的生產用具來教授當地人使用,豈不可以方便耕種?

然而從州城到縣城這一路,她看到了不少的農田,什麽“刀耕火種”?見鬼吧!都是大片的水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