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風鈴(第4/6頁)

然後才是在調令下來之後,在大理寺內辦交割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雖然風聲已經傳出來了,但是調令不下,她還是大理寺的人,還是照舊做事。只是提前把相關的案卷又仔細地讀了一遍。

調令下來了,她先拜別裴、冷等上官。裴清道:“據我看,政事堂這一次往外調了不少年輕人,其中不乏英材,當不是厭棄你們,是想叫你們有所歷練。你一定不要灰心,以你之能,必能有所作為!切記!切記!”

祝纓再次拜謝他多年的關照。

裴清回憶起當年初見祝纓,也是一笑:“當時還道你……罷了。雖說你是鄭大人引入的,以後也不必與這裏生份。”

祝纓道:“下官出仕就是在大理寺,如何能忘?”

冷雲道:“這就走了啊?嘖!常寫信回來啊!”他常見他爹跟親近的人這麽說話,也就有樣學樣了。

祝纓道:“只要不嫌煩。”

冷雲笑道:“誰會嫌你呢?”

“你回信嗎?”

“得寸進尺是不是?”冷雲笑她,“回!”

祝纓這才與胡、左等人辦交割,公文、公費、大理寺的產業等等,兩下交割畢。大家又要給她餞行,祝纓也沒有拒絕。她落衙後先把放在大理寺的東西都搬回家,然後就去了鄭府。

鄭熹這些日子也是忙,詹事府與大理寺又是另一種不同。他接手大理寺的時候,大理寺才被清洗過一回,方便他施為。東宮就沒有這麽便利了。當年的大理寺,正有大案可以立功。東宮要的卻是“安靜”。

看到祝纓,鄭熹長嘆一聲:“我真想跟你換一換。”

祝纓樂了:“只怕我幹不來您的事兒,您要出京又沒有那麽大的地方能盛得下您。”

鄭熹也笑了,拿出幾份名帖和幾封信來,說:“拿著。”名帖是他的,信是寫給一些沿途的鄭家的親友的。雖然他們與祝纓要去的地方並不近,但是在“沿途”,也有許多事情是可以配合的。

鄭熹道:“自己斟酌。”

“是。”

鄭熹道:“一定要去拜別三位相公,京兆府你的熟人們也要走動。”禮物他都給祝纓準備好了。祝纓的家底他不能說一清二楚,但是一眼看過去他都覺得寒酸。

祝纓道:“不用……”

鄭熹做了個阻止的手勢,讓甘澤去送她,陪她把這些告別的事情辦好。

甘澤也想跟祝纓好好聊一聊,他把表弟介紹給祝纓是要表弟幹事的,並不是要占祝纓的便宜白養個傻小子,真要頂用的時候又不走了。

祝纓道:“你姨父姨母怎麽辦?”

甘澤道:“有我呢!帶上他吧。”

“我房子還沒人看呢。”

甘澤道:“你要信得過,我就把姨父姨母接過來,住你偏院那兩間屋,給你看房子。那小子你一定要帶上!不然,姨父姨母也就不安心。”

祝纓道:“三千裏,熬死了多少人,我死不打緊,我自找的。他們家……”

“那也是命!”甘澤說,“我和姨父都商量好了,他要死了,我們認命,我給二老養老送終。他要好好的跟著你,你不會虧待了他。我們都是放心的。”

祝纓的隨從名單裏,於是多了一個曹昌。他高興地騎著驢子,跟著祝纓、甘澤帶上禮物先去拜別施鯤。祝纓跟這位施相只是見過面的交情,施鯤也就泛泛地鼓勵她幾句。

到了王雲鶴那裏,兩人之前能說的話也都說完了,王雲鶴給了她一個袋子,說:“路上仔細研讀。”

“是。”

“要記得寫信回來。”

“是。”

王雲鶴忽然笑了一笑:“對了,老劉一向喜歡遊歷各處,也愛讀遊記,當地有什麽趣聞也寫一些傳遞回來。”

“好。”

最後是去陳巒府上。

陳巒又與這兩位不同,他見祝纓時說的卻是:“初到一地,為政一方,一定要看準了,再想怎麽動手。”

“是。”

他也給了祝纓一個袋子,讓祝纓:“路上慢慢看。”

“是。”

陳巒又說:“我還有一事相托。”

祝纓道:“不敢。”

陳巒道:“把他們帶上來吧。”

陳大娘子抱著一個嬰兒,身邊還跟著一個幼童,祝纓忙站了起來。陳巒道:“我有一封家書,勞你帶給大郎。你看,這是他的兩個孩子,還好吧?”

祝纓先對陳大娘子一揖,再看兩個孩子,都玉雪可愛,看著比陳萌機靈些。幼童還對她一揖:“世叔好。”

祝纓也還了一禮,然後對陳巒道:“相公這是……”

“你見了大郎,也好告訴他,他的妻兒都還好。否則口說無憑呐!哈哈哈哈。”

祝纓對他一禮,接了家書。陳巒不但有家書,還給她安排了一場“同鄉餞行宴”,祝纓再看這些同鄉,與當初陳萌為她引見過的有一大部分是完全不同的,只有一兩個在陳萌的聚會上見過。祝纓心下嘆氣:子不類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