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梅花(第4/6頁)

祝大又要看前院的正堂,祝纓開了門,就見極氣派寬闊的三間正房,沒有間隔,而是用幔子掛在柱子中間充作隔斷。這裏是正式的待客之所,用來見重要的訪客,以後再也不用在西廂裏見客了。裏面的家具都是簡單而不簡陋的式樣,有圍屏有坐塌。造型簡潔大方。用畫屏的色彩活潑了古拙的空間。

祝纓道:“還有地毯沒進來。”

張仙姑道:“要那個做什麽?又不好收拾!”

祝大想到主座上坐著,張仙姑把他拽住了:“先別動,沒聽說漆沒幹麽?先去後面看看。”

後面就更讓人喜歡了,這裏沒再有梅花樁了,但是有秋千架,在花姐的樓前。在造房子的過程中又臨加了葡萄架——葡萄藤還沒長好,放在西廂前。正房前面這回有桂樹、梅樹了——也都還小。祝大和張仙姑先往西廂看,只見家具也進得差不多了,一樓正中是起居待客的地方,南屋是臥房,一張帶圍屏的臥榻,又有衣櫃、盆架、妝台等。樓梯在北屋。從樓梯上去,上面三間只做了簡單的間隔,也有坐榻、櫃子等。

祝纓道:“夏天可以乘涼。也可以放雜物。”

花姐東廂布局與這個差不多。兩廂都設有長案,足夠他們供牌位了。

正房裏也與這個差不多,只是祝纓不供牌位。

又去看了偏院,偏院臨街,開了門就能出去。裏面也是床鋪桌櫃都全,杜大姐看到都是新的,有點吃驚地問:“那咱們家裏那些怎麽辦呢?”

張仙姑道:“是啊!還有那些板兒!”

祝纓道:“到時候收到這邊庫裏,總有用得著的時候。”

這個家其實是很空曠的,院子空、屋子也空。倉庫準備好了,卻沒什麽用來填倉庫的東西。祝大又看看馬房。

馬房也是空的。

一家人滿足又不滿足地走了,張仙姑和祝大再不提什麽死過人的事了,有這樣的一處宅子,什麽都是全新的,還有什麽可挑剔的呢?

剩下的就是算個日子好搬家了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搬家需要暖宅,親朋好友早就知道祝纓在弄宅子了,知道的人都說:“早該如此。”

因此祝纓向他們散貼的時候他們都說要去,又盤算著送什麽好。一般暖宅是送些鍋碗瓢盆,又或者裝飾擺件的。但是金大娘子與溫母等人都覺得,還是送些實用的東西更好!他們這些相熟的人家都提前過來看過了,回去幾人先商量好別送重了。

金良要送匹好馬連鞍轡,溫嶽就說祝纓家的燈具不夠好,他送全套的。甘澤一直惦記著祝纓家的仆人不夠,倒是把自己的表弟介紹給祝纓來養馬。這個表弟也不是外人,正是甘澤姨母家的兒子。甘澤姨母和姨父近來上了年紀,眼見生計依舊艱難,只得同意小兒子出來給人幫傭。

並不是賣身契。因有甘澤的情面做保,祝纓也給他一個市面上說得過去的價格,管食宿並包一年四季各一套的衣服。

左司直與祝纓關系不錯,於是同僚們共同湊的份子之外,送她許多碗碟杯盞瓷器並廚具,很是出了一回血。

楊六郎那裏很是感激祝纓幫忙,跟他姑媽一說,又送了許多被子、帳子過來。以楊姑媽的手筆,被子堆了小半間屋,夠祝纓蓋到八十歲還能有新的。

邵書新等人也沒來,但是邵書新也是個實在人,封了金子當賀禮。鄭奕等人也各有擺件送到。

同僚們湊份子,給她買一些玉瓶之類的擺件。

祝纓現在所差的卻是廚娘,她家現在的要求與一般官人家不太一樣。這個廚娘手藝不用特別的好,但是不可以太奢侈。像打下手的切菜丫頭、燒火丫頭之類是一概沒有的,祝纓沒辦法給個廚娘配這麽齊全的人手。她也不需要能做龍肝鳳髓的名廚,不能炒菜只用菜心,食材又種種挑剔的。

簡單,家常即可。真要吃席的時候,她跟外面訂。對了,跟外面訂餐的時候,廚娘不能生氣。

這樣手藝尚可,但又可靠的人一時難以找到。好在現在家裏人口不多,自家人還能應付。

然而朋友們還嫌簡陋,認為她至少還缺一個門房、一個書僮,老田畢竟是佃戶,農忙時還得回去種地,難道農忙就不用門房了?又建議給張仙姑和花姐還要配個梳頭跟隨的丫頭。弄得杜大姐十分緊張,擔心自己被掃地出門。

祝纓卻說:“慢慢來。”她現在要用必須得可靠才行。

她又親自去往鄭府和京兆府送帖子,鄭熹照例是不去的,但也給了暖房的禮物——一對銅鑄的博山爐配香料。祝纓拿到東西的時候才想起來,她是真沒準備這個玩藝兒!

京兆府裏,王雲鶴也正在忙,他沒有拒絕見祝纓,問祝纓:“書房取名字了嗎?”

祝纓道:“啊?”她自己名字都是鄭熹隨便取的,書房還要什麽名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