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 舒卷(第2/6頁)

她忍了幾天,各路消息卻越發顯得不好起來。連她家裏,祝大、張仙姑甚至是杜大姐都說:“一個斷了根絕了後的閹人,又買別人兒子,真是造孽,現在還要罵王大人,他真是活該斷子絕孫!”

羅元丟了兒子是真的發瘋,這閹人比正常的男人更在乎要個兒子。他一個宦官也不怕王雲鶴了,竟然說出了“王雲鶴治下也沒那麽好,他也不配管京兆”這樣的話來。

這消息的來源並不可考,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說的,但是傳來傳去就傳成是他這麽講的。京城的百姓也不考慮他有沒有這個本事進讒言,都為王雲鶴擔心了起來,好些個百姓自發地給個閹人找兒子。

一邊找一個罵:“殺千刀的,這回找回來了你拴在褲腰帶上,可別再丟了!”

王雲鶴在京城百姓心中地位極高、人緣極好,住京城的百姓慢慢動起來了,竟也沒有找到這孩子。數日間,只有一條有用的消息——是一個小販,看到一個男子好像是拿鬥篷兜頭包了一個孩子,她好心提醒:“留條縫兒,別悶著孩子。”

那人道聲謝,稍稍開了條縫,她看到了孩子戴著很貴重的項圈兒,與羅家要找的樣式有點像。孩子穿的也不差,比那個男子穿得好,男子像是仆人一樣。因為常有讓家裏仆人帶孩子的,所以她也沒有多想。據她說,孩子並不哭鬧。把當日帶孩子的三個仆人叫過來讓她認,她說都不是。又問了男子的長相,沒想到,這人長得十分普通,一點特色也沒有。

不管有用沒用,羅元娘子就給了她二十貫錢。

百姓不得不自發自願尋找,又有賞錢刺激,竟再也沒有確切的消息了。

到了正月末,羅元、藍興等人都在說,王雲鶴不過如此。祝纓聽的心裏很不痛快,普通人家丟了孩子,是肯定沒有這樣尋人的陣仗的。就這還說人家不用心,這也是沒良心的。

就在這樣的流言甚囂塵上的時候,王雲鶴突然撤掉了搜索的衙差。百姓們無不拍手叫好,覺得王大人之前就是脾氣太好,才叫個死宦官敢囂張放話!

羅元在家天天罵娘,把老婆都送回娘家去了,急得楊六郎到處打聽消息,又找到了祝纓。祝纓雙手一攤:“我也好些日子沒往京兆府去了,大理寺的事兒也開始忙起來了。據我看,王京兆不是會慪氣的人,也許是有別的原因也說不定。”

楊六郎這回真的哭了:“我姑媽都叫送回娘家了,以後可怎麽做人呐?”

祝纓道:“羅大監這火氣也不像那麽大,他這些日子還是照常當值的,不是嗎?”宦官哪怕在外面有宅子,也得在宮裏伺候著,他也得走宮門進出。據祝纓跟禁軍打聽,羅元進出如常。

楊六郎道:“他敢跟陛下鬧嗎?”

羅元不敢跟皇帝面前使性子,一腔的火都發到了外面了。先是送老婆回娘家,再是把帶孩子的那三個仆人打了個半死送到京兆府的牢裏。王雲鶴只得把人先收押,當作是“嫌犯兼證人”,真放回去說不定就讓羅元給打死了。王雲鶴也怪不忍心的。

王雲鶴自己也被羅元鬧得不得安寧,羅元只要不在皇帝跟前當差,就往京兆府去鬧。當差,就使了自家子侄、仆人去鬧。王雲鶴也不客氣,把羅元幾個侄子都扣了跟羅二羅五作伴。

正月二十七是祝纓的十九歲的生日,她在家吃完了壽面,孩子沒有找到。

到了二月初,傅龍把房子的圖紙以及木制的模型拿了出來送到祝家的時候,這孩子還是沒找到。

…………——

祝纓要酬謝他,傅龍道:“大人先看,有哪裏不合適的小老兒再去改。等改好了督造完了,再付酬金不遲。”

他是個有經驗的老人,給官員、富人幹活先別想著這一筆能賺多少錢,中途如果發生了什麽事故,人家一翻臉,先前給你多少錢都能叫你再吐出來。相反,如果伺候得好了一開始不過分計較錢財,最後還能得更多的賞。

他再次提醒祝纓:“您得跟鄰居講好了。”

祝纓道:“好。”招呼家人來看模型。

由傅龍給他們講解,這個模型是個可拆卸的,由主院和偏院兩個拼在一起,傅龍將偏院那一部分模型拿起,說:“只等官人的意思,是放在左邊還是放在右邊。”

花姐看主院那個模型,前後兩進,前面一進有三間門房,與現在住的這個差不多,因為主院比現在住的院子要寬一些,所以門房兩側各有兩處矮房。傅龍說:“一處是茅房,一處放雜物。”

前院正房三間,祝纓想要樓房,不過傅龍建議這三間房可以蓋得高大寬闊些,哪怕高度有正常房子的一倍半也不建議用樓房。一般官員家前院正式的前廳不會蓋成樓房,這是慣例。

院子左右各有廂房三間,一邊是書房或者賬房之類,另一邊可以做客房、接待普通客人之所。這兩處都做成二層小樓,這個倒沒有什麽形制的忌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