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動手(第2/5頁)

鄭熹也跟著說:“正是,雖是犯官,未定罪時他們的家眷還要以禮相待!”

王雲鶴又說:“你們是要去拿人犯、查證據、贓物的,切不可見財帛而心動,耽誤了正事!”

葉大將軍不大耐煩了說:“快去吧!我們就在這裏等著!”

鄭熹又問王雲鶴還有沒有別的話說,王雲鶴道:“是大理主持。”

鄭熹就下令:“速速辦去!”又請王雲鶴等人在大理寺的大堂裏坐著等消息,葉大將軍愈發不耐,道:“這要等到什麽時候?”

鄭熹苦道:“世叔要是累了,我這兒還有鋪蓋,我這幾天都住這兒呢。”葉大將軍沒好氣地說:“我是宿衛的人,能沒住的地方嗎?!”

王雲鶴看了他一眼,悠悠地說:“朝廷又要有一場風暴啦,不知陛下會點哪些人填這些空缺呢?”

葉大將軍不吵吵了,開始沉思。鄭熹命人上了宵夜、清茶,三人一邊吃一邊等,等著抄家拿人的結果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卻說,祝纓帶著幾個大理寺的小吏,也騎著馬,與鮑校尉、京兆的一個李班頭一起,張仙姑那個“大兄弟”沒能跟祝纓一隊。祝纓騎馬,小吏們只能與禁軍士卒一樣的小跑著跟隨,他們還要背著大理寺的封條等物。

這位將軍家祝纓也知道個大概的位置,雖然京城權貴眾多,此人也是數得上號的,但是此人的家祝纓是從來沒去過的。李班頭很熟京城地面,騎馬在前面帶隊,很快就到了門前。

鮑校尉帶著點怒氣,喝道:“動手!”

他的人手最多,手下禁軍承攬著主力的任務。祝纓看他這麽生氣,還以為他是因為半夜被叫起來不能睡覺所致,勸道:“咱們早些辦完,也好收隊回去。是不是分兩隊,把後門也看住?”

鮑校尉看了她一眼,一擡手:“分!去!”

士卒們動了起來。

李班頭看祝纓有點眼熟,還沒想起來她是誰,不是仍然湊上去小聲說:“這位大人……”

“嗯?”

李班頭更加低聲下氣:“眼下雖不是定了罪的逆賊抄家,然而……”

一般而言,抄家是個肥差!現在雖不是已經宣判了的抄家之罪,眼看這家也是保不下了,遲早得抄!只是到時候由誰來抄就不一定了,肯定有大理寺,卻未必還請禁軍幫忙,即使請了,是不鮑校尉也還不一定。

而現在,雖不是抄家也與抄家差不多了,原本也是個趁機揩油的好時節!

然而王雲鶴一句話,鮑校尉就不大敢動手了,難怪他有怨氣。

大理寺的小吏也趁機上前,道:“不叫他們沾點好處,怕他們壞咱們的事。何況……鄭大人費了這些力氣辦這個案子,總不能叫他老人家也吃涼水。”

他們兩個都眼巴巴地看著祝纓,那邊鮑校尉也投過來一瞥,祝纓心裏罵著上峰鄭熹也回望了他一眼。鮑校尉冷著臉跳下馬來,大步進門,喝道:“把門給我這住了!一個也不許走脫了!”裏面已經響起了叫罵聲、哭喊聲。

此處府邸不同別處,主人是將軍,家仆也有不少有些功夫底子,好險與禁軍沒打起來。祝纓趁亂的時候大步走到鮑校尉身邊,說:“這樣可不行啊。”

鮑校尉三十來歲了,年紀是祝纓兩倍還多一點點,他不是很瞧得起祝纓,說:“放心,兄弟們知道怎麽幹!”又吆喝著不許調戲婦女,不許私藏金銀。

然而無論是他還是祝纓都知道,哪怕是貼封條的時候私拿這府裏幾樣東西,也是很難查出來的。即使他們不拿,也會有人塞錢過來打聽消息。鮑校尉本身就不是很想管,祝纓即使要管,她的人手不夠也無法看住這許多人。

大理寺與京兆的人眼巴巴地看著她,祝纓罵道:“出息!去!把封條貼了!”

大理寺的人還罷了,大理寺主審此案,以後機會還多,京兆的人只能叫一聲晦氣。

祝纓命大理寺的人跟著上去貼封條。

鮑校尉忍著氣,態度極差卻不得不幹事,心道:這要不是欽定的逆案,我非……

他還沒有腹誹完,裏面那位任將軍已然出來了。他只披了鬥篷就在初冬的寒風中趿著鞋大步走了過來,往眾人面前一杵,指著鮑校尉的鼻子就罵:“小畜類,到你爺這兒撒野來了!”

鮑校尉回嘴就罵:“老賊!你已壞事,還敢罵我?”

祝纓看這個任將軍,須發半白、體格健壯、聲如洪鐘,一瞪鮑校尉,鮑校尉第二句就罵得小聲了一些。任將軍的目光掃到祝纓身上,祝纓也緊張了一下,不由感覺到了一點“目如電”,心裏倒是覺得:比鄭侯差一些。

漸沒那麽緊張了。

她上前道:“奉命!”

“什麽命?鄭侯麽?”

祝纓順著他的目光看去,哦,自己腰間有柄金刀,沒想到這東西竟然能被認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