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很好(第3/5頁)

都瞧過了,還過去!祝纓小小腹誹,老實走過去,也擡眼再仔細看鄭侯。鄭侯笑道:“不錯不錯!我常說金良傻乎乎的,他說你膽子不小,這回他倒沒看走眼。”

鄭侯看祝纓還是很喜歡的,他喜歡能幹的年輕人,也喜歡長得整潔的孩子。祝纓不夠高大健壯,但是夠機敏,一眼掃過來也是個肚裏有主意但做事穩重的樣子。鄭侯道:“這孩子很好。”

順手把一柄金刀給了祝纓:“拿去玩吧。”

祝纓看了鄭熹一眼,鄭熹點頭了,祝纓才謝了鄭侯,雙手接過。

鄭侯道:“好了,你們去吧。”

祝纓跟在鄭熹的身後,又從鄭侯那裏回到了鄭熹的書房。

鄭熹瞥了一眼祝纓手裏的金刀,道:“倒是襯你,佩上吧。”

祝纓道:“忒貴重了,帶著它,我得妨著多少偷兒。”

鄭熹笑罵一聲:“又胡扯。”

祝纓也就將金刀拴在了腰間,說:“不是胡扯,不像我能佩的,走在街上容易叫人記住。”

鄭熹看她把金刀佩上了,心道:還是個孩子呢。

口上卻說:“事情你都知道了,有什麽要問的,有什麽要說的,又有什麽想要的。都說出來。這事兒宜早不宜遲。要盡快有個說法。”

祝纓也不再管金刀的事兒了,道:“您這兒有什麽線索?供詞之類?殿下家的事兒,我什麽也不知道,本不該打聽,可涉及到了王子,還是要知道些的。”

鄭熹從抽屜裏拖出一疊紙來,道:“先看看。坐。”

祝纓也不客氣,坐下來就著書房的燈光飛快地掃完了那疊供詞,說:“我先捋一捋整件事兒,您看看有沒有說錯的,再說我預備怎麽辦?”

“好。”

祝纓道:“起因是為了立長還是立嫡。庶子年長,有了些想法,當時龔劼還得勢,於是想走龔劼的路子謀取世子之位。借著生母兄弟管內庫的便利,從中偷取財物賄賂龔劼。管事也借著職務之便偷竊,又放貸、包養外室,他存著‘外甥’繼承王府之後擡舉他的念想,所以才一直死咬著不吐口。不想龔劼事敗,巧合之下偷竊事發,外室又露了痕跡。如今是要查一查他們說的有幾分實,還有沒有旁的與龔劼勾連更深的事,以及……有沒有旁的把柄落在龔劼案裏。”

鄭熹聽她說清了,道:“差不多。你預備怎麽辦?”

祝纓道:“龔劼做了十幾年的丞相,查他的案子每天都有進展,還查到了現在,我怕他有後手。”

“嗯?”

“您查了這麽久了,沒查到與那位王子的關的證據吧?”

鄭熹點了點頭,也不藏著掖著,說:“他必還有一本暗賬,上面都是這些敗家子!”天大的把柄,能讓許多人家急得上吊。

官場上常見送禮求官、求升遷,必然有本賬。前任大理寺已經抄到了一本,鄭熹接手大理寺,也就接了這本賬,本以為這就是全部了。

他嘆了口氣:“你只管查這個東西,查到了我派人核賬。”又想,是時候給祝纓找個師傅學算學了。

祝纓道:“我重新讀一遍龔案的案卷,仔細研究一下,不知道能不能讓我去龔府看一看?還有,龔案的犯人,我想見誰就能見嗎?王府那邊兒……”

鄭熹道:“只要機密,都可以。”

“可能還要點人手,看賬的,跑腿的。”

“都可以,有難事只管來找我。萬一我有事,你可去王府尋郡王。”

祝纓馬上說:“給我一夜,明天我就開始辦。”

“去吧。”

祝纓道:“是。”

祝纓一離開,鄭熹就換了衣服又去了高陽王府,又與高陽郡王密議了一番。高陽郡王道:“你爹說得對,是要快。那個孩子,能行麽?”

鄭熹道:“現在要緊是保密,他就合適了。舅舅也再拿出幾個可靠的心腹人,叫他領著。”

高陽郡王道:“要快!要查出那個逆子都幹了什麽!龔劼已然是困獸了!不要讓他狗急跳墻,說出別的來!我不管別人,那個逆子與龔劼的事要查明白了!我才好到陛下面前請罪呀!”

說著,他流下了眼淚:“我如今,只有一個兒子了!我這家……”

“舅舅。”

高陽郡王命人領出幼子,對這孩子說:“來,給你兄長行禮。”

鄭熹心中一慟,扶起年幼的表弟,說:“舅舅,事情沒有到很糟的時候。如今也不過是依禮而行。”

“以後,你要多多照顧你的表弟啊!”

“是。”鄭熹口上答應了,看著這瘦弱的孩子心裏也是愁的。如今希望祝纓早點把事情查出來,真能拿到那一本暗賬,上面其他的人也就落到了他的手裏,至少他能把自己、鄭家給摘出來。

…………

祝纓走出鄭侯府,接受了許多注目,坐在那裏等著求見鄭侯的人數有增無減,她輕輕嘆了一口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