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 乞巧(第3/5頁)

祝纓從楊仵作那裏又學了些知識才離開,出門的時候,楊仵作的妻子正提著一盒子東西回來。祝纓看了一眼,楊娘子就說:“三郎這就回了?這兩天記得多給家裏些銀錢,買點針線瓜果之類的。”

祝纓一怔:“哦,乞巧。”

她想,拜神仙有用麽?世間神仙真能叫人如願嗎?罷罷罷,女孩子家能有幾個快活的日子?玩得開心就好。唉,但願他們別現在就對花姐講,好叫花姐再開開心心過一個節。

…………——

“妹妹?”

花姐怔忡間回過神,對馮大娘子道:“啊?嫂嫂,我知道了。”

姑嫂二人正在府裏的小花園裏看池中遊魚。馮府如今不比當年那麽大,更不如陳府、鄭府那樣闊氣,卻也有個小小的花園、園中一個更小的池塘,養幾尾鯉魚。姑嫂二人站在池邊,馮大娘子不叫人跟著,假意嫌婆子丫頭們煩。這花園既小,仆人們縱不跟著,也能看到她們兩個,也就都不在意,小丫頭們也在花園看花、抓蚱蜢之類玩,大丫環、婆子們則一邊放松站著閑話,一邊留意主子們叫人。

姑嫂二人都沒有叫仆婦做什麽事。

馮大娘子有點不安有點急切地說:“你心裏可得有個主意啊,要是有什麽相中的人,或是你自己個兒有個什麽模子,先對我們講,我們才好幫你啊。”

祝纓的願望終究落了個空,花姐如今的兄嫂倒是好心,知道了馮夫人的算盤之後先悄悄給妹子透了個信兒。

花姐的兄嫂與馮夫人處得實在稱不上愉快,闔府上下對花姐倒是頗為認可。花姐在府中的人緣不錯,不像馮夫人那樣冷硬得像塊石頭,馮大娘子便不將與馮夫人的賬記到花姐頭上。她又對婆婆存了點惡意,想壞一壞婆婆的盤算,兩下加到一塊兒,兩口子一合計——幫妹子!

馮大娘子道:“你別不信啊!”

花姐輕輕一笑,給馮大娘子搖了搖扇子:“嫂嫂,我信的。”

“誒?”

花姐收回了扇子,輕輕嘆了一口氣:“嫂嫂,你也以為娘一向循禮守則,斷不會讓我再蘸,是不是?她不是那樣的人。想必,舅舅也與她一般的想法。”

馮大娘子聽她說得飄忽,自己心裏也傷感起來:“哎喲,雖然你哥哥是承嗣,你是親生,咱們都是才到這個家裏來的。你哥哥承嗣的時候,我也沒想到過這吃穿用度變好了,日子卻變難了。”

說著她又覺失言,忙住了口。

花姐反安慰她:“我明白嫂嫂的意思。”

馮大娘子小聲說:“說真的,你有什麽念頭,有什麽辦法,趕緊想!哎……”她又猶豫了。

花姐道:“嫂嫂有話只管說。”

馮大娘子道:“並不是我們做兄嫂的不想你好,真要是個舍得托付的人,我們是巴不得的,你哥哥做官兒也不精通,有個幫襯的也好。可娘要選的人,又得看舅舅的意思,這兩個意思摻在一塊兒,能有幾分為你?又能有幾分為這個家呢?據我們看,竟不如那個祝家的。說句不怕你惱的話,這門親呐,退錯了。”

花姐低頭不語。

馮大娘子又說:“聽說,他如今官兒做得很好,王京兆還向鄭大理誇過兩句哩。依著我,先頭是咱們家做事做得岔了,縱先低個頭、賠個罪,也是無妨的。趁著他的官兒還沒做大,等他真個發達了,不定多少人家搶著要他當女婿,到那時候就晚啦!”

花姐捏著扇柄的手指節發白,臉上表情變了數變,終於說:“嫂嫂,容我想想。”

馮大娘子道:“那你可緊著些。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,有這兩樣便有了婚姻了。只有父母疼愛女兒,才會問一問你,使你相看一下女婿,否則,不叫你知道就定下了也是有的。”

花姐呼吸一頓,道:“多謝嫂嫂。”

馮大娘子道:“莫要說這個話,走吧,她們等在那裏了,再多一會兒,不定哪個碎嘴婆子就又要對娘胡說八道了。”

姑嫂兩個又裝作沒事兒一般往池塘裏灑了一把魚食,慢吞吞繞過池塘走了過去,丫環婆子們迎了上去,擁簇著二人回去。

花姐伴著馮大娘子處理了一些瑣碎家務,又陪著馮夫人吃了一餐飯。馮夫人飯後要念一卷經,花姐便回去自己房裏,順便說:“將至乞巧節了,我與嫂嫂準備去。列好了單子拿來給娘過目了再去采買東西。”將馮大娘子解救了出來,不必陪在馮夫人面前。

姑嫂二人出來之後簡單議了一議,馮大娘子列單子,花姐便回房,兩人約定明日再去拿給馮夫人看。

花姐回到自己房裏,王婆子等人來給她卸了簪環,伺候洗沐了,換了身寢衣。花姐一直不說話,等到收拾完了,才趿著鞋叫了一聲:“王媽媽。”

王婆子正在給她翻找明天要穿的衣服、配首飾,聞言放下手中的活計,問道:“小娘子有什麽事兒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