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章 生活(第3/7頁)

祝纓提起自己的鋪蓋,說:“時候還早,鄭大人還沒回家呢,咱們先收拾東西。”

張仙姑就忙碌了起來,又是支使祝大打水,又是讓祝纓小心那包衣服裏有書。祝大去看了一下,說:“水缸是滿的,桶裏還有半桶水裏,怕是來福打的!”

“那你還不快來幫我的忙?!”

一家人第二次收拾這所房子,比上次更有經驗了,祝纓的東西變多了,先把包袱堆到床上,一件一件解開,把書先放好,終於堆了大半個書架,心情十分美好。又取了一套正在用的文具放在桌上,多的都收到北間的櫃子裏。然後把鋪蓋、衣服、妝匣放好,撣撣下擺,出門說:“我去找金大哥了,你們慢慢收拾。晚飯我從外面買回來吧。”

張仙姑道:“又買什麽?現在自己住了,只有你一個掙錢,一文錢都要省著花!我看廚房還有米呢!等會到坊裏的小店弄點菜,自己做。”

“好。”

祝纓去了金家,金良道:“時辰剛剛好,再不去就晚啦!”

………………

兩人到了鄭府,絲毫沒有受到阻攔,金良小聲說:“看到門口那些人了麽?都是來跑門路的。現在知道自己占多大便宜了吧?”

祝纓道:“要不是這樣,也弄不來我呀。”

“狂的你!”

兩人到了鄭熹的書房外,甘澤和陸超都在,金良與他們擠眉弄眼,兩人也心領神會。兩人都對祝纓說:“三郎,恭喜!”祝纓道:“同喜,同喜。”金良道:“他還有事要說呢,要是七郎準假,你們兩個願不願意去他家一道吃個酒?”

甘澤道:“那敢情好!還是昨天那樣的酒菜麽?味兒不錯。昨天那席酒,七郎還點了兩個菜端去嘗嘗,剩下的賞我們,我們也跟著享用啦。”

陸超也說:“當然是好,我這給你們通報去。”

金良對祝纓道:“你面子大,以往別人孝敬的,他也就嘗一筷子就賞人了。”

陸超很快就出來了,說:“七郎已經在等著你們啦。”

金良和祝纓整整衣襟進去,鄭熹坐得一點也不端正,斜倚在臥榻上說:“不錯麽!”

祝纓對他一揖,說:“是您的栽培。”

鄭熹道:“年輕人,別總板著臉,你今天就算躥到梁上我也不生氣的,想笑就笑。”

祝纓撇撇嘴:“我爹娘已經笑得夠多的了,我就省省吧。”

鄭熹也笑了,說:“很好。以後預備怎麽辦?”

“看您怎麽安排。”

鄭熹道:“那就到大理來吧,你沒有樂上天是好事兒,你的卷子,他們在要不要給你評頭名的時候是有爭執的——字很不好看。要練!”

“是。”

鄭熹道:“我這兒有幾本名家法帖,你拿回去照著練。要還功課的!”

“是。”

鄭熹道:“從放榜到授官,中間還會有幾天,即便授官了,也不必馬上到任,會再給你幾天。朝廷多半是給你告身、印綬之類。朝廷命官,每年錢糧之外,會有些布匹給你做衣裳,給了布,衣裳就要自己準備了。趁這幾天,收拾這些行頭,再學一學禮儀。”

“是。”

鄭熹指著一本薄薄的小冊子道:“既然是到大理,就要把大理寺的情形都弄明白。大理寺是幹什麽的,現在大理寺都有什麽人,有多少官、多少吏,各幾品,各司何職。都記下來。”

“是。”

鄭熹又指著一個紙卷兒說:“那裏是與你同科考試的人的名單、名次、籍貫等,你也看一看。願意相交就相交,不願意,也記著些。”

“是。”

最後,鄭熹又指著一個小書篋說:“熟了律令,眼下是夠用了。但你不再讀書太可惜了,先把春秋讀一讀。”

祝纓說:“那天,王京兆給了左傳,我還沒看。”

鄭熹微微吃了一驚,旋即說:“春秋三傳,都看一看。”

“是。”

“唔……”他想了一下,道,“就先這樣吧。”

“是。”

鄭熹說完這些,才說:“你不對,往常在我這裏沒這麽規矩的。”

祝纓想了一下說,“我先試試,到了衙門裏,得怎麽跟您相處。”

鄭熹笑罵:“該怎麽處就怎麽處!我不信你看不明白!”

祝纓也笑了,說:“那你不讓我們坐?”

鄭熹對金良道:“你瞧瞧他,給三分顏色就敢開染坊了!你們都坐吧。”

金、祝二人坐下了,鄭熹問了金良的情況,知道他是請假回來的,說:“你去見見我爹,幾回回來不見他,不像話。三郎授官,你也不用回來了,總請假也不好。哪天休沐回來趕上了,你們一處小聚也可。你們的交情,不在乎必得掐著日子。也不用擔心,他,我預備要做大理寺評事。”

金良眨眨眼,不太明白,鄭熹道:“從八品,先慢慢幹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