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章 疑心(第4/5頁)

得趁早把官司結了!清清白白的才好見花姐!

想要讓官司利落,一不能得罪沈瑛,二是要奉承好鄭熹。

祝纓翻完書,早早地去向鄭熹交功課。

天放晴了,鄭熹心情也好了不少,大廳的吵鬧聲隱隱傳來也不能破壞他的好心情。金良從外面巡了一圈,回來向他稟告:“叫他們查檢一下車輛馬匹、壞的病的趕緊換。天一放晴,那邊該修路了,路一修好就能啟程。”

鄭熹滿意地道:“不錯。”

金良猶豫了一下,道:“周郎今天又惹事了。”

“他?”哪天不惹事哦。

金良說了周遊查問祝纓、陳萌又與周遊玩耍等事,鄭熹道:“無妨。”陳萌是丞相元配所出的長子,周遊也是京中貴胄子弟,兩家不是仇家就有交際的必要。至於祝纓,反正他會回來交功課,到時候再問就行。

鄭熹安心作畫,畫的是驛路雨景,之前有了個大致的稿子,正在上細,題跋還沒寫祝纓就來還功課了。

鄭熹順口問道:“周遊為難你了?”

祝纓道:“沒有。”

鄭熹看了她一眼,沒再說話,這時沈瑛又過來了。他與鄭熹住得很近,走動也很方便,看到祝纓也沒有故作不識,對祝纓點點頭,道:“又還功課了?”

祝纓說:“是。”

沈瑛就不再對祝纓說話,而是對鄭熹道:“我看天晴,咱們也該準備啟程了,七郎還有什麽要囑咐的嗎?”

鄭熹放下筆:“你是最周到細心的人,哪裏用別人囑咐呢?只是剩下的路要與那個亂神一道走了。”

沈瑛輕笑一聲,顯然知道“亂神”指的就是周遊,道:“其實比一般紈絝子弟還強些,待人接物也看得過去。對別人也都講理,我看他與阿萌還能一處玩耍。可是只要跟您沾上邊兒,他就發昏。”

金良噴笑出聲!

這話說得太對了!周遊雖然被慣縱長大,倒也不至於人厭狗嫌,只要不遇到鄭熹,他的應對甚至好過一般人。

鄭熹也笑了,因為囚犯險些逃掉的事積郁的內心舒暢了不少,道:“他能與別人玩到一處我可真是謝天謝地,有人與他一道玩,也省得他總找我的麻煩!阿萌與他玩什麽呢?他是陳相長子,十幾年在外剛回京,多少雙眼睛看著,要有人緣,也別玩得太過。”

沈瑛道:“是啊,是該小心。他們今天投壺作戲,倒沒出格。”

鄭熹一看祝纓在旁,當老師的癮就犯了,問道:“知道什麽是投壺麽?”

“知道。”

“知道投壺的來歷麽?”

“必也射乎?”

鄭熹微笑道:“不錯,看來你旁聽是聽進去了。玩得怎麽樣?”

祝纓老實地搖頭:“不會。”她見過縣城富戶玩,讓她自己往瓶子裏扔樹枝也有準備頭,但是投壺那個壺,樣式就是特別的,再來用的箭她也玩不起。這不像妙手空空,蹲街邊她就能遇著材料。也不像骰子,不值幾個錢。

鄭熹道:“那就練練,金良,你教他。”

祝纓急忙推辭:“不了。”

“怎麽?學不過來?”

祝纓道:“時間還是能擠出來的,不過白白浪費功夫的事兒我不幹。投壺從射禮來,我幹嘛不直接學射箭呢?”

鄭熹上下打量了她兩眼:“你?”

“不行?那就算了,我還接著看書去。”

鄭熹對金良道:“那就教他。”

“我沒弓箭。”祝纓馬上說。

鄭熹哭笑不得,對著金良擺擺手:“帶他走,帶他走!我倒要看看他能學成個什麽樣子來!”

金良笑嘻嘻地:“你自己走還是我拎你走?”

祝纓對鄭熹一揖,又對沈瑛一揖,沈瑛道:“且慢。”

祝纓疑惑地看著他,沈瑛道:“三郎,冠群離鄉遠行,一路很沉默,不知道有什麽心事,你與令堂得閑時來看一看她,給她開解開解。我怕她悶病了。”

祝纓微張了口:“大姐?好!”她沒了說笑的心情,又是一揖,看看鄭熹,鄭熹微微點頭,祝纓與金良沉默地辭出。

走得遠了些,金良問道:“想學射箭?”

“我記得你要教我武藝的,還教不?”

“真的想學射箭?”

“嗯!”

金良本來想打趣兩句的,對上祝纓認真的眼睛,不由想起自己的兒子,說:“好!好男兒就是要弓馬嫻熟!我帶你去取弓箭!好好幹,從軍也可以的!咱們府裏也是軍功起家的!我就是跟老侯爺出征攢下的軍功!”

說起自己擅長又得意的事,金良的話愈發多了起來。他從自己沖鋒陷陣,講到自己成為軍官:“校場台上一站,下面烏壓壓一片,都是人頭!都聽你的!威風極了!你想想,那是什麽滋味兒?”

祝纓想了一下,悠悠地問道:“你怕嗎?”

“什麽?”

祝纓道:“看到那麽多的手下,你怕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