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章 燈下(第2/3頁)

張仙姑臉上一紅,也慢咽下了飯,小心打聽:“主人家,難伺候不?好伺候就多幹幾天,不好伺候,結三天工錢就走。”

徐大娘道:“你們在這兒,別往前頭躥,沒什麽好不好伺候的,飯菜有我做呢。”

“哎~”

張仙姑離了於妙妙等人,女兒又不說話,她就覺得自己有義務出頭,又說:“路過這兒,覺得這街面上的人有些怪,急吵吵的,跟有什麽事兒似的。”

大姐兒道:“還不是欽差的事兒!欽差一來,害我們缺了人手。”

張仙姑道:“官人們的事,與女人有什麽幹系?”

徐大娘罵女兒道:“吃都堵不住你的嘴!”

張仙姑訕訕地陪笑,徐大娘道:“害,別瞎打聽,也不是什麽大事兒。咱們大官人把自己的一個伶俐丫頭派去欽差那兒伺候,哪知這丫頭不老實,叫人打了二十板子扔了回來。又撥了人去照顧她!大官人跟前少了伺候的人,就依次遞進,廚房的兩個丫頭到前院掃地去了,你們就到廚下來幫忙來啦。”

說著,徐大娘嘆了口氣:“哎,都是苦命人。說給你們知道,是叫你們別往前湊,沒的害了自己。”

張仙姑連聲答應了。

大姐兒道:“娘,你沒吃酒就說這一套來了,快些吃了好歇歇吧,明兒還要早起備早飯呢。”

四個人很快吃完飯,張仙姑和祝三又洗了全家的鍋碗瓢盆,大姐兒又教她們:“哎,葷菜碗燒點熱水,燙一燙才好洗得幹凈。”張仙姑家有點葷腥都恨不得舔碗,哪用得著這樣的本事?少不得一一學了。

………………

這一天過得緊張極了,躺在床上的時候,張仙姑才感慨:“誰能想到咱們現在能在府衙裏頭呢?”

祝三這一天也著實累著了,含糊道:“嗯!”

張仙姑一個翻身,跟祝三臉對臉:“不過,你是得學學女孩兒的樣子啦,不能那麽大大咧咧的拽大步!還有……”

張仙姑從“女孩子”又說到了朱神漢:“殺千刀的,要不是他,咱們也不用來這裏!這裏討生活可夠貴的,賃房子也貴、吃飯也貴,還是縣城好些……”

她嘮叨著,祝三卻在想自己的心事,她想的是:既然都來到州府了,我幹嘛還回縣城去呢?

不過,得先把親爹撈出來。等等,欽差還在查,就是還沒結案,那我把案子弄明白不就行了?!於平那樣的小吏是怎麽糊弄上峰的,欽差指望著像於平那樣的人查案,且得查到猴年馬月去。

想個辦法去陳家宅子看看,能不能從鄰居那裏打聽出什麽來。

她愉快地決定了!

祝三道:“咱們現在吃住都不要錢,還沒抓,這叫燈下黑,我看挺好。”

張仙姑笑了:“也對。”嘮叨了半晌,她也累了,沉沉睡去。

第二天天不亮,府裏就有人起身了,徐大娘母女起得比祝仙姑母女還要早些。祝三以前練功的時候也不用跟伺候全府吃喝的人似的起那麽早,仿佛一閉眼,就被大姐兒拍門叫醒了。

張仙姑連忙陪不是:“有了落腳的地方,昨晚太高興了,半宿沒睡著。明天再不會晚了。”

大姐兒說:“快著些,先把水燒上,大娘子起身後要洗臉的。”

又是一套忙。祝三很乖覺,也不跟徐大娘蹭前擦後偷師,只管悶頭幹活。張仙姑也只在廚房裏跟徐大娘聊天,又拿出看手相的胡說八道的本事,跟徐大娘成了個萍水相逢的朋友。母女倆都很緊張地呆在廚房,一步也不敢往外走,就怕不小心撞上黃先生之流,到時候一家三口一起下獄,外頭連個收屍的都沒有。

在後廚呆了兩天,母女二人就看明白這府裏的規矩了:前衙的人根本進不了後衙,她們擔心的黃先生之流根本不會進來!不但外人,主人家也不到廚房轉悠,知府更沒功夫問廚房添沒添人,他只要在飯點有合口味的飯菜就好了。

對母女二人而言,整個後廚安全得不得了。

三天一過,趙大娘又過來,說:“大娘子說,叫你們還在廚下幫幾天忙,幹不幹?”

張仙姑想三天還是太短,怕外面的搜查還在繼續,道:“幹!”

趙大娘笑道:“哎,這就對了。往後還照這樣幹,不該打聽的別打聽,也別滿府亂躥往大官人、小郎君面前蹭前擦後的,長久留下來也不一定。天已有些冷了,等我回了大娘子,賞你們兩套夾衣。”

張仙姑忙謝了她。母女倆就算是在州府衙門裏暫時落定了,府外搜拿她們的人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她們居然跑到了這裏的。

只有一樣:在後衙是安全的,但是想出去幹點自己的事也是幾乎不可能的。

一是活計忙,新手上工要做的事也多。二是祝三被徐大娘按著開始練刀工了。

於徐大娘,她需要有熟手打下手,比如切個菜什麽的。祝三年輕又老實肯幹,不用教她什麽獨門秘技,就讓她上手切菜、配菜,切得好,就是給主人做飯的食材,切得不好看也不打緊,投到鍋裏煮一大鍋,就是全府仆人的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