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:封賞(第2/3頁)

要知道,除了這些高階勛貴之外,在這次和陳懋率領的叛軍的戰鬥當中,還湧現了一批新生的將領,或許對於他們來說,這不算是一場特別大的戰事,但是,其意義卻非同凡響。

因為這是在護駕,所以,其戰功和普通戰功不同,足以支撐他們成為日後武臣的中堅力量,這也意味著在此之後,想要重新拿回之前文臣對武臣的絕對優勢,將變得無比困難,所以,在一部分大臣的眼中,這又並不值得高興。

當然,不管他們是怎麽想的,終歸一切已成定局。

勛貴這邊有所封賞,文臣自然也不例外,雖然說,這次的事件當中,一眾文臣除了於謙之外,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功勞,但是,文臣們的最大能力,就是能說會道,會往自己臉上貼金。

首先就是於謙的問題,最初的時候,朝中有一些聲音,認為於謙私自調兵,有違典制,甚至包括於謙本人,也是這麽覺得的,為此他還在交還符牌之後,第一時間上了請罪表並禁足府中。

但是,隨著天子召見了朝中重臣,隱約透露了一絲口風之後,整個朝中的風向,很快就全變了,老大人們默契的換了另一個新的說法,模糊掉了所有細節,直接說於謙是奉聖旨,攜天使往第五團營調兵平亂,仿佛壓根就不存在劍挾徐安的事情出現一般。

於是,於謙自然也就成了這次鎮壓叛亂當中的第一功臣,其功勞細論起來,甚至還要比成國公朱儀更盛,自然,封賞也要更厚。

據說,天子曾經還私下裏詢問過,是否應該為於謙封爵,讓於謙嚇得趕緊從府中出來,自己進宮立勸之後,才勉強讓天子打消了這個念頭。

但盡管如此,最終於謙的封賞也是令人十分艷羨,加封奉天翊衛推誠守正文臣,授正一品特進光祿大夫,加正一品右柱國,加封少師,準蔭一子為錦衣衛指揮使,一子為指揮僉事,依例追封三代,賜其妻正一品誥命夫人,準配享太廟。

別的也就算了,但是最後這一條,在傳出來的時候,簡直是讓所有人都為之震驚。

哪怕是現在,聽到宣旨太監已經明明白白的念出來的時候,眾臣心中還是覺得難以置信。

要知道,大明開國至今,配享太廟者,除了太祖時的二十一位開國功臣之外,便是太宗時的五個靖難功臣,而這二十六位配享太廟的功臣當中,只有姚廣孝一人出身文臣,也就是說,於謙將是整個大明朝第二個以文臣之身得以配享太廟的人物,這份榮寵,不可謂不重。

可以說,單是這一條,便足以讓在場的文臣們揚眉吐氣了,要知道,配享太廟的待遇,某種意義上來說,可是比國公的爵位更要稀罕的,甚至於有些人已經恨不得於少保,不,應該叫於少師了,恨不得於少師現在就原地去世,把這個待遇給直接坐實了。

當然,這是玩笑話,這份殊榮之所以能夠成功被宣布出來,除了於謙本人的功績,天子的寵信之外,也還是因為這次勛貴們出的風頭太大,所以,文臣必須要推一個人出來殺殺對方的勢頭,否則的話,這種級別的待遇,早就跳出來一堆人反對了。

作為文臣的重頭戲,於謙是最關鍵的重點,但是,卻不是文臣封賞的全部。

畢竟,於謙的封賞再重,也只是一個人,光他一個人顯然是不行的,所以,朝中的其他重臣,也撈到了一些封賞,六部的尚書,都禦史,內閣大臣,照例也都得到了一些金銀財帛的賞賜,不過這些都可以忽略,真正讓文臣們爭取的,是關於東宮屬臣的封賞。

這次南宮變亂當中,太子堅定的站在天子這邊,在得知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前去稟報天子,並且在整個過程當中,始終陪伴在天子的身側,這樣的舉動,無論底下如何議論,但是至少在現在,是應該予以賞賜的。

但是太子是儲君,所以,太子的這份功勞,自然應該落在東宮的屬官身上。

只不過,在這一點上,朝臣卻罕見的出現了分歧,尤其是文臣當中,為此吵的不可開交。

一部分人認為,東宮屬臣的確輔弼有功,但是,畢竟在這件事情中沒有直接的作用,所以,應該按照輔弼之功算,不能按照平亂之功。

這一派的代表人物,以天官王文為首,包括戶部尚書沈翼,兵部尚書王翺,內閣大臣張敏等人在內。

另一部分人則覺得,太子便是東宮,太子的所作所為和東宮脫不開關系,所以,自然應該按照平亂之功封賞東宮輔臣。

這一派的代表人物,以刑部尚書俞士悅為首,包括工部尚書陳循,內閣大臣蕭晅,孫原貞,朱鑒等人在內。

事實上,年前的這段時間,朝堂上爭吵的主要內容,就在於此,甚至於,因為這個,勛貴們著實是看了好大的一番笑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