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二百零四章:迷霧重重(第2/3頁)

前者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,王簡齋的名聲,那是朝野聞名的,雖說近段時日他老人家修身養性,已經不怎麽在朝堂上罵人了,但是,人的名樹的影,王翺也沒有理由做的這麽不好看。

可如果是後者的話,他一個兵部尚書,能有什麽和吏部相關的事呢?

底下眾臣一陣疑惑,但是,內閣當中,俞士悅卻眯起了眼睛,把警惕心提高了最高,他有預感,王翺這次,恐怕來意並不簡單。

果不其然,在眾人的注視當中,王翺上前,稟道。

“陛下,方才戶部沈尚書奏,畿南五府需要派出大臣協理當地布價,參考過往時候,商賈趁春蠶不育哄擡布價,往往最後會出現械鬥之事,需要動用官軍維持秩序,所以,臣以為,前往主事之人不僅應當熟悉民政,更應該熟悉官軍衛所。”

“臣舉薦兵部郎中方杲接手此事,方杲此前在整飭軍屯當中,協助於少保,居功甚大,能力出眾,此次京察,方杲的考評也在上佳之列,命其負責此事,必定能夠穩妥處置。”

此言一出,不少人回過神來,怪不得王翺要在這個時候出言。

他要是尋常舉薦方杲接下這個差事也便罷了,但是問題是,方杲如今是正五品的兵部郎中,而要挑大梁擔下這個差事,至少也要正四品的僉都禦史才能有足夠的威望。

如此一來,必須先過吏部這一關,也就是正常的了,不過,他的這番話落在有些人的眼中,卻明顯有更深層次的含義。

俞士悅就是其中之一,他第一時間就反應過來,王翺這到底是什麽意思,他是想要借此機會,將方杲調出兵部。

要知道,方杲,洪常,叚寔這三個人,雖然官位不高,但是辦事得力,是於謙最看重的下屬,也是此前於謙能夠在兵部如臂指使的最大依仗。

王翺繼任之後,一直想要找機會,提拔自己的親信上位,可或許是因為,那個時候天子將孫原貞調入內閣,給他提了個醒。

他就算想要掌控兵部,那首先要保證的是穩定,不得不說,這段時間下來,王翺和方杲等人磨合的也還算不錯,兵部的運行很穩定,連征倭這樣的大事,也沒有掉鏈子,以至於,讓很多人都覺得,王翺已經熄了心思。

但是,事實顯然並非如此,王翺這次的舉動這麽果斷,只能說明,他早有準備!

不過……遲疑片刻,俞士悅還是站在原地,並沒有動彈。

因為王翺的這種做法,放在朝堂上,其實並不能算是刻意針對,畢竟,作為一部的長官,他手底下肯定不能一直放著別的大臣的親信,提拔些自己人是理所應當的。

方杲等人不走,那他就始終沒有辦法徹底控制兵部,換了任何一個人來,做法只怕都和王翺差不多。

畢竟,王翺還算是厚道的,雖然把方杲調出了兵部,但還算是給他謀了個升遷……

與此同時,看到王翺出面,朱祁鈺的眸間也閃過一絲異色,不過,他並沒有多說什麽,只是微微轉頭,對著旁邊的王文問道。

“吏部覺得如何?”

王文沉吟了一下,開口道。

“陛下,方杲在此次京察當中,考評的確是上佳,吏部原本也在打算,安排其擢升品級,只是具體的職位尚未擬定。”

言下之意,方杲符合升遷的標準,但是,具體安排去哪,他不摻和。

不過,這種場合之下,不反對其實也就是變相的贊同了。

見此狀況,朱祁鈺考慮了一下,又張口問道。

“諸卿可有覺得不妥的?”

底下無人應答,於是,朱祁鈺便道。

“既然如此,便依此奏,升任方杲為右僉都禦史,負責處理畿南五府布價暴漲一事。”

“臣領旨。”

王文上前行禮,此事便算是敲定了下來。

不過,就在他準備退下的時候,殿中又有一人上前,道。

“陛下,臣也有本奏!”

眾人循聲望去,卻見這次站出來,也同樣是七卿之一,工部尚書,陳循!

這位老大人怎麽冒出來了?

要知道,打從去年他那個倒黴兒子的案子開始,這位陳尚書,在朝中沉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。

怎麽這個時候,又開始摻和起來呢?

但是無論如何,陳循的身份地位擺在那裏,他既然也出面了,那保不齊,又是和吏部有關?

眾人心中一陣疑惑,怎麽今兒都跟吏部過不去了呢?

同樣是迎著眾人的目光,陳循上前,開口道。

“陛下,此前何文淵調出京師以後,吏部便一直空缺一位侍郎,如今,俞侍郎也被調入了內閣,吏部便只剩下了王尚書一人主事,銓選事務繁重,臣以為,侍郎一職不可久空,右僉都禦史張睿,為人謙遜,屢有政績,臣舉薦張大人接任此職,還望陛下允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