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:表裏如一太上皇

如今朝中的文臣,第一梯隊仍然是六部七卿,王翺在內閣的時候,還能再加一個內閣首輔,但是,王翺走了,換了張敏,連俞士悅這個次輔都壓制不住,更不要提團結內閣,和六部爭權了。

而六部雖然各有執掌,但是,大家倚身之處,卻也各有不同,吏部王文是鐵杆的天子黨,聖恩護體,萬夫莫開,早已經坐穩了百官之首的位置。

禮部的胡濙老大人,資歷深厚,五朝老臣,與世無爭,兼之自己八面玲瓏,就算是不站隊,也能活的無比滋潤。

這兩位,算是地位最穩的,再往下的幾位,就沒有這麽安穩了。

工部的陳循,如今算是最落魄的,從天子登基開始,清流就被不斷打壓,這也就罷了,結果突然就鬧出來一樁貪瀆案,勉強挽回了名聲,自己的得意門生杜寧又出事了,現在怕是忙的自顧不暇。

兵部的王翺,雖然磕磕絆絆,但是畢竟是遼東之功才得以步入重臣的門檻,勉勉強強算是半個天子黨,如今接掌兵部,和於謙留下的班底,配合的還算默契,倒是也算穩定。

還有就是都察院的陳鎰,這老家夥明顯是已經有退出朝局的意思了,幾次三番的上奏想要致仕,要不是天子不準,他早就回老家去了,而且,他和天子的關系,也相當不錯,很多事情上,陳鎰都堅定的站在天子這邊。

剩下的兩人,就是刑部的金濂和戶部的沈翼,他們二人算是同病相憐,都屬於實幹派,能夠把本部的事務,打理的妥妥當當的,不過,他們的缺點就是,在朝中的立場有那麽一絲絲的曖昧。

說白了,就是在過往的幾年當中,涉及到南宮,東宮等諸事的時候,他們基本都選擇冷眼旁觀,並不摻和進去。

如此一來,對於他們來說,立身之本其實也就是能辦事了,如果說,這次是別的事情還好說,但是,余子俊的調令一出,沈翼又豈會看不出來,在開海一事上,天子不知從多久之前就開始準備了,如今早已經是勢在必行。

這一次他如果退縮了,天子或許不會逼他,畢竟,於謙的密奏已經上了,這就意味著,於謙已經做好了出頭的準備,可是同樣的,既然天子將事情壓到了他的頭上,他退了,那麽,天子就算明著不說,心中也必定不滿,立身之基一旦被動搖,盯著戶部尚書這個位置的人,可並不少!

當然,又或許天子並不會如此無情,但是身在官場,時時刻刻要謹記的一點就是,始終保持對皇權的敬畏。

沈翼不會把自己的前途,寄托在皇帝的心軟上,所以,他沒有選擇,天子也知道,他沒有別的選擇,這才有了殿中的場景。

只不過,想到此事會引起的風波,走出大殿的沈尚書不由一陣嘆氣,眉頭都快皺成黑線了……

不出意外的是,隨著這些朝臣的離開,很快,朝廷要開海的消息,也在朝野上下傳開了。

對於這個堪稱爆炸性的消息,朝野上下的反應不一,有支持的,也有反對的,但是總的來說,反對的聲音,要比支持的聲音大的多,只不過,和往常天子的行事作風一樣,只有消息謠傳,並沒有大臣在朝堂上啟奏,所以,哪怕京城裏的消息傳的滿天飛,但是,朝堂上卻依舊沒有什麽動靜。

又或者說,其實是有動靜的,不管是六部的郎官,還是科道的禦史,都通過不同的方式,來探尋這件事情的真實性,有上奏言海禁利弊的,還有直接在朝堂上說不可開海的,可沒有有力的部門和大臣在朝堂上明確提出要開海,他們的這些舉動,都未免有些小題大做,所以,最終都被皇帝輕飄飄的給帶過去了。

但是,越是如此,京師上下醞釀的暗流,卻越是激烈……

南宮,和外界的紛亂不同的是,近段時間以來,南宮是越發的平靜了,或許是因為朝廷的財政吃緊,所以,在某戶部尚書一再的要求下,皇帝早就下令削減宮中的用度。

被指桑罵槐的太上皇,終於也有些不好意思,有樣學樣的下了道僅在南宮有用的諭旨,而他老人家,也身體力行的……少納了好幾個妃子!

要知道,打從太上皇從草原回來之後,每天的日常就是宴飲歌舞加納妃,幾乎每隔兩個月,就要新納一個妃子,到現如今,南宮當中的嬪妃數量,已經膨脹到了三十多位了,這麽多的妃子聚在一起,每天不是爭風吃醋,就是冷嘲熱諷,各種各樣的亂子簡直層出不窮。

這般局面,可算是難壞了端靜皇後,要知道,在此之前,太上皇的後宮滿打滿算加起來也就幾個妃子,而且,基本都是孫太後親自掌眼挑出來的,性子雖然不同,但是基本也都安守本分,可即便如此,偶爾鬧出了事情,還是讓錢皇後有些應付不來,這也是之前,孫太後一直瞧不上她的最大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