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:小小季同

陳循的這樁案子,在朝野上下引發了不少議論,但是,也並沒有延續很久。

原因就在於,刑部勘問了陳英和王鉉之後,除了將兩者各自禁閉在府,並沒有進一步的動作。

後來有禦史在朝上問起,刑部便答復說,核實證詞需要時間,有關鍵證人不在京城,於是,朝堂上的官員,也便漸漸的偃旗息鼓了。

八月天氣,已經漸漸涼了下來,嚴酷的暑熱總算過去,清風為人們帶來一絲清涼。

朱祁鈺看著眼前的奏疏,神色有些憂慮,兵部的奏報送了上來,於謙圍而剿之的策略總算是起了效用,這段日子以來,捷報頻傳,按最近的這份軍報來看,至少漳州周圍的倭寇,已經基本都被肅清了。

再下一步,於謙會以此為基點,一步步的向周圍推進,這本來應該是讓人高興的事,但是,朱祁鈺卻著實高興不起來。

如今代王府基本落成,漳州的倭寇也都處理了,可皇店派出的商船,依舊沒有任何要歸程的跡象,大海茫茫,商船此去,別說什麽時候能夠回來的,能不能回來,都是個問題。

除此之外,戶部這段時間,也不斷地在哭窮,這不是沈尚書在鬧事,而是實實在在的,國庫沒錢了。

這一年下來,雪災,旱災,水災,各種災害,國庫基本處於出多進少的狀態,再加上去年的年景也不好,前些年因為互市攢下來的那點底子,早就被折騰沒了。

事實上,能夠撐到現在,已經是十分不容易了。

皇莊的設立,讓各地減少了大批的流民,朝廷也就得以減少大部分的精力用於安置流民,除此之外,刑部那邊查封的十幾個貪官府邸的家產,再加上內庫的積蓄,也提供了很多的支持,這才支撐到了現在。

但是,這也快到極限了,畢竟,數萬大軍在外,靡耗不輕,盡管於謙在剿倭的過程當中,查封了諸多當地的鄉紳之家,極大的緩解了軍費的壓力,可是,朝廷也依舊要承擔很大一部分。

所以,到此為止,如果再不想辦法籌錢的話,那麽,最多再過三個月,大軍就必定要準備歸朝了。

可話說回來,剿倭本非一日之功,朱祁鈺之所以要在這個時候出兵剿倭,目的就是為了皇店的商船能夠平安歸來,如果說不能達到這個目的,那麽這次出兵,可就真的是勞民傷財,徒勞無功了。

所以不管怎麽樣,大軍暫時是不能撤的,至少年底之前,是不能撤的,當然,如果到了年底,商船還是沒有任何回歸的跡象,朱祁鈺就不得不考慮,自己對於海貿是否有些操之過急了。

當然,眼下的問題是,接下來的錢從哪來?

一念至此,朱祁鈺的眉頭擰起,對著旁邊的懷恩問道。

“你遣人去問問舒良,朕派給他的差事,查的怎麽樣了?”

因為整年的天災,朝廷的進項不多,所以,想要從國庫摳銀子,肯定是沒辦法的,內庫雖然還有一些,但是,那是最後的法子,不出意外的話,今年冬季還有雪災,如今內庫剩余的這些錢糧,是為了防著商船真的出了問題無法歸來,所做的最後準備,無論如何是不能動的。

那麽,就只能用一些非常的辦法了,其實,當初派出大軍的時候,朱祁鈺就曾經考慮過,財用不足的問題,所以,他才讓刑部參與到此前的大計當中。

按照當初刑部查到的線索,通過查抄那些官員的家產,朱祁鈺初步估算,應該是可以支撐到年底的,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。

但是,如今刑部卻被陳英的案子絆住了手腳。

上次對於陳英和王鉉的問詢,得到的信息並不多,王鉉竭力指證陳英借陳循之名收受賄賂,並且,還指控他在家鄉行不法之事,但是,陳英對此,卻一推二五六,半個字都不認。

再加上王鉉自己身涉季同的案子,朝堂上下說他什麽的都有,有人罵他辜負師恩,背信棄義,有人罵他蓄意構陷,胡說八道,與之相對的,則是不少大臣,上奏要求嚴懲王鉉,同時,給陳循求情。

雖然說,這些日子沒有那麽激烈了,但是,這不代表所有人的目光都移開了,如今滿朝上下,都在盯著刑部,想看看此案到底會是個什麽結果。

可問題就在於,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,陳英受賄之事,十有八九是真的,雖然還沒有鐵證,但是,想要找到證據,也就是時間問題而已。

朝中或許有大臣是被人蠱惑,但是,朱祁鈺相信,更多的人,肯定對真相有所猜測。

他們之所以這麽鼓噪,目的就是為了讓刑部低頭,只要此案陳英能夠順利脫身,那麽,其他的案子,也未必就不能故技重施。

朱祁鈺早就察覺到了這種動向,但是,他一直都沒有做出舉動,並非是對此坐視不理,而是,他還察覺到了,這背後或許有隱藏更深的秘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