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七十九章:隱患(第2/3頁)

“陛下口諭,儲君本天家事,朕至清寧宮,乃為教導太子治國之道,然朝中卻有居心叵測之輩,臆測朕有動搖儲本之意,邀名買直,上疏犯上,此誠奸人也。”

“科道禦史奏事之例,朕已有前旨,今仍有官員忤逆朕意,無端臆測,借風聞奏事之名,行沽名釣譽之事,非議天家,朕實難容之,著命錦衣衛將禦史周文,邵安,黃瀚,給事中何遠,兵部員外郎王澄,太仆寺丞楊博等六人鎖拿下獄,詳加審訊。”

懷恩抱著拂塵,站在幾個內閣大臣的對面,一絲不苟的認真說著聖諭。

然則,這番話的內容,卻是讓在場的內閣大臣們個個都心驚不已,他們誰也沒有想到,天子竟然玩真的?

盡管上一次科道改革,已經有明旨降斥,非在執掌以內,諸司官員不得上明疏參奏宮中事務,但是,這一次畢竟是涉及到儲君,既是天家事,也是國家事,嚴格意義上來說,並不能算是幹預天家事務,可是,誰能想到,天子的處置,來的如此雷霆之勢。

躊躇片刻,王翺開口問道。

“懷公公,這……已無轉圜之機了嗎?”

按理來說,這個時候,他們應該進宮去勸諫,但是,這件事情涉及東宮,而且,從天子口諭當中便可看出其堅定之意,所以,猶豫再三,他們也只能先從懷恩這裏探探口風。

而懷恩顯然也早預料到了會有此問,道。

“咱家來時,陛下已經宣了錦衣衛盧指揮使覲見,怕是此刻,已經到了宮中,諸位老大人,科道禦史僭越參奏天家之事,已非首次,上次為邊境之事,有人越權參奏,陛下已有嚴懲,如今舊事重演,陛下豈有不怒之理?”

“詔獄這一遭,這幾位怕是免不了的,幾位還是早些擬旨吧,否則陛下再生起氣來,怕是內閣也要受連累。”

這……

幾個內閣大臣相互對視了一眼,心中也明白,懷恩說的不無道理,無奈的嘆了口氣,只得照著聖諭擬了聖旨。

果不其然,沒過片刻,錦衣衛就有人來拿了旨意,隨後持旨意從刑科取了駕貼,浩浩蕩蕩的幾隊人分批出動,將聖旨當中提到的一應人等都捕入了詔獄。

此舉一出,不出意料的引起了整個京城的震動,要知道,自當今聖上登基以來,極其有限的幾次鎖拿朝廷大臣下詔獄,最終基本都是以人命作為收尾,但是同時,這其實也能看出,天子對於詔獄的謹慎。

這些奏疏呈遞上去,朝中群臣對於天子會降責有所預料,但是他們以為最多,也就是早朝之時當廷訓斥,卻沒想到,竟然出動了錦衣衛!

一時之間,朝野上下輿論沸沸揚揚,不少朝臣憤而上書,勸諫天子不應如此苛責,沒幾天的工夫,各種奏疏,就堆滿了內閣。

不過,和之前不同的是,這一次,這幫大臣們都學聰明了,尤其是科道禦史,上的奏疏外頭,全都以專門的鈐記封好,以密奏的形式呈上。

當然,嚴格意義上來說,和真正的密奏還有所區別,因為這些奏疏還是會先送到內閣,然後在不清楚內容,只能看出上奏的名姓的情況下直接分票,由對應的大學士票擬之後直接送入宮中,並不像其他的奏疏一樣,先經通政司,然後經過閣臣相互商討票擬。

而這些奏疏,最終自然也都送入了乾清宮中。

看著又捧上來的一摞加蓋著鈐記的奏疏,朱祁鈺簡單的翻了幾本,不由笑了起來。

“看來這朝中的大臣們,也不全是硬骨頭啊……”

這段時間,京城當中的各種流言輿論,他自然是清清楚楚的,尤其是將這幾個官員下詔獄的事情,不少官員甚至在早朝上參奏,看著沸沸揚揚的。

可是實際上,真正的情況如何,只有朱祁鈺知道,這些日子以來,送到他這的密奏不少。

但是,真正像他們在朝堂上表現出來的那麽義憤填膺的,也就寥寥無幾而已。

大多數人,因為沒人看得見密奏的內容,言辭之間都收斂了許多,能夠明顯的感覺出來,比諸明奏時的勸諫,他們謹慎的很,生怕自己賠了夫人又折兵,沒說什麽卻反惹怒了皇帝。

這些人當中,還有不少渾水摸魚的,趁著這股東風,以密奏的形式把奏疏遞了上來,可說的全是一些其他無關緊要的小事,明顯是不想壞了名聲,卻又想著明哲保身的。

而且,這個時候,朝局的詭譎,人心的爭鬥,實際上也就體現的更加明顯了。

除了上疏求情的人,這些奏疏當中,還混雜了不少落井下石的,有些人奉迎他這個皇帝,大罵這些人不奉聖旨,僭越權位,還有些人,則明顯是出於打擊政敵的目的,翻出了那幾個被關進詔獄的官員歷年曾犯下的過錯,甚至是之前在其他任上的一些案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