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五十一章:恩威並施(第2/3頁)

因此,剛剛朱祁鈺雖然一直在提要派遣船隊出海,完善輿圖,但是,他們都只下意識的以為,是朝廷派船只出海,再不濟,哪怕是代王府的船隊,只要有皇帝的旨意,也無大礙。

但是,若是讓民間商船出海,則是徹徹底底的違背太祖禁令之舉,也怪不得代王有這麽大的反應。

不過,朱祁鈺便是為此而來,自然不可能就這麽輕易放棄,看著代王一臉驚懼的樣子,他不由皺了皺眉,自入殿以後,首次沉了臉色,怫然不悅道。

“王叔的意思,是朕在任意胡鬧,更易祖制嗎?”

啊這……

天子之威,非一般人能夠承受的,即便是常在朝堂的大臣,見到這樣的皇帝也要戰戰兢兢,何況是代王這個性格本就懦弱,且很少入朝的藩王。

之前的時候,皇帝無論如何,都是以親和態度示人,此刻生其氣來,頓時讓代王覺得周身的空氣都變得有些寒冷。

當下,他也顧不得自己什麽藩王的身份,立刻就跪了下來,道。

“陛下明鑒,臣萬不敢有此意。”

殿中沉寂下來,上首沒有絲毫的反應,但是,代王卻不敢擡頭去看,短短的一瞬間,卻讓他仿佛覺得過去了許久一樣。

待得天子的聲音再度響起時,已經恢復了平靜溫和。

“王叔這是做什麽,咱們不過家人閑話,您是長輩,何必行此大禮,快快平身。”

代王小心翼翼的站起身來,卻發現剛剛感覺到的那種讓人窒息的氣氛,已經消失不見,仿佛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。

恍惚之間,讓他以為是錯覺,但是,看著旁邊岷王同樣低垂下來的手,又讓他清晰的認識到,剛剛不是錯覺。

君恩似海,君威如獄,果非虛言也!

緊接著,天子再度開口,態度誠懇,道。

“海禁乃是祖制,朕自然不會隨意更動,不然的話,朝廷文武只怕也不會答應。”

“只不過,太祖禁者,乃是海民私通諸國,擅自出海與外國互市,如今朕只是想要懸賞令海民為朕勘探諸國,完善輿圖,此與海禁之政,並無相悖之處。”

“代王叔覺得呢?”

這……還能這麽說嗎?

朱仕壥一時有些發愣,不知道該作何反應。

民間常言,大明的海禁用一言以概括,片板不得下海。

但是實際上,這話說的太過絕對。

大明的海禁政策,主要來自於大明律的規定和太祖時期的幾條禁令。

首先是大明律,其中兵律有定,凡將牛、馬、軍需、鐵貨、銅錢、緞匹、綢絹、絲棉出外境貨賣及下海者,杖一百,若將人口,軍器出境及下海者,絞。

其次是太祖頒布的禁令,洪武四年,曾有令,禁瀕海民不得私出海。

但是,這一條主要針對的是當初方國珍部歸附而來的軍隊,防止其偽裝海民私逃。

然後便是洪武十四年,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,洪武二十七年,禁民間用番香、番貨,洪武三十年,再次申禁,民間不得擅出海互市。

這些就是海禁的基礎,在此之上,永樂,宣德年間,也曾出過禁令,但是,基本都是再次申明舊制。

與此同時,手段上有所變化,永樂二年太宗皇帝直接下令,禁民間海船,原有海船者悉改為平頭船。

所以實際上,大明的海禁有三個特點。

其一就是禁民間不禁官方,否則的話,也不會有鄭和下西洋之舉。

其二就是禁互市不禁朝貢,外國的貢船到達大明,仍舊是允許上岸的。

其三就是禁遠航不禁漁獵,這一點在太宗皇帝的禁令上體現的尤為明顯,平頭船最大的缺點,就是承受不了太大的風浪,不能進行遠洋航行,但是,民間下海進行漁獵,仍舊是可以的。

這些禁令,說白了其實就兩個核心,和太祖一貫的治國思想一脈相承,其一是重農抑商,若是漁獵生產,便無禁忌,可若是進行貿易,便當禁止,其二便是維護大明和海外諸國的外交關系,具體來說罷互市,建朝貢。

所以實際上,海禁政策,本身屬於配合國政的一部分,說是片板不得下海,的確誇張了些。

但是,如果不算那些漁民的話,對於民間來說,也的確算是如此了。

眼瞧著天子揣著明白裝糊塗,朱仕壥猶豫了一下,還是小心的開口道。

“陛下明鑒,我朝海禁,的確並無禁止探尋海圖之舉,但是,民間商賈多是奸猾之徒,往常海禁嚴時,尚有海民冒充使節,海盜,官員出海私販,若允其出海探尋海圖,這些人必定更加猖獗,堂而皇之的大行私販之舉,若是如此,則臣之過也。”

這話問出來,一旁的朱徽煣都一陣無語。

天子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來,還問還問,這麽簡單的道理,天子能不清楚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