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四十七章:代王的去處(第2/3頁)

朱徽煣在京師待得時間不短了,這一點他是很清楚的,只是讓他想不明白的是,他們兩個藩王,能和武事扯上什麽關系,難不成,邊境又有異動?

可是,即便是邊境有異動,就憑如今的這位代王爺,可也幫不上忙啊……

這般想著,便有內侍進來通報道。

“二位王爺,陛下馬上就到了。”

於是,朱徽煣拋下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,連忙站起身來,垂手恭候。

果然,不多時,天子的身影便出現在了殿門處。

“臣等參見陛下。”

“免禮,平身吧。”

聽著天子的聲音,好似是心情不錯,讓朱徽煣的心緒略微松了松,不過,起身之後,讓他有些意外的是,天子沒有賜座,相反的,一旁的懷恩帶著兩個內侍,甚至將原本擺在殿中的墩子給撤走了。

這番舉動,明顯是得了天子的授意,但是天子不說,他們也不敢問,稍停了片刻,上首天子開口道。

“不瞞二位,今日朕單獨把你們留下,為的就是代藩之事。”

來了!

話音落下,朱徽煣頓時將目光放到了朱仕壥的身上。

隨後,天子的聲音再次響起,道。

“關於移封之事,之前代王叔早已經跟朕提過,這次進京,又對朕再提此事,只不過,因著此事幹系重大,所以朕一直都難以決斷,今日召你們過來,朕其實是想問問代王叔……”

“這封地,是非移不可嗎?”

這番話的口氣溫和,聽不出一絲喜怒,但是,光是從內容來看,似乎是來者不善。

看了看朱仕壥,朱徽煣給他打了個眼色,想讓他主動給天子遞個台階。

還是那句話,移藩牽涉眾多,輕易移不得,但是之前整飭軍屯一事當中,代藩主動呈報田畝,算是給整個宗藩體系割開了一條口子,如果沒有代藩牽著個頭的話,軍屯整飭會遇到更大的阻力。

從這一點上來說,朱仕壥是有功於朝廷的,既然有功,就該當賞賜,可是,這朱仕壥別的不要,就想移藩,卻著實是給朝廷出了個難題。

這件事情的進展,朱徽煣多多少少也知道些,這段日子以來,朱仕壥進宮了不少次,但是始終沒個結果,可見天子的確為難。

所以,眼下最好的解決辦法,自然就是他主動讓步,皆大歡喜,這也是剛剛朱徽煣開口勸他的原因。

在他看來,這件事情不一定就辦不成,但是以朱仕壥的性子,卻難得很。

要真的想辦成此事,法子其實不少,靠譜的比如說拉幾個德高望重如周王,魯王這樣的藩王來說和。

要麽就是他自己一哭二鬧三上吊的鬧出點動靜來,讓朝廷不得不妥協。

再不然,鼓鼓勁兒把封地禍禍一遍,極端點的,偶爾出城打個獵,招惹一下鎮守的官軍,引起朝廷忌憚,都是法子。

可唯獨就這麽乖寶寶一樣的好好商量,是行不通的。

說白了,這位新任的代王爺,就是被欺負慣了,膽子小,守規矩,所以,吃虧的也只能是他了。

眼下,天子都這麽說了,還是早些低頭的好……

但是,讓朱徽煣意料之外的是,這位一向性格怯懦的代王爺,在聽到天子如此發問之後,竟然沒有立刻答話,反而臉色糾結了片刻,開口道。

“陛下,臣覺得,大同乃是邊境重鎮,太祖設塞王戍邊,是看重祖父馬上功夫了得,但是臣自幼愚鈍,文不成武不就,此前土木一役,尚有賴定襄侯郭登竭力戍守,方才未能失守,臣身為塞王,未能盡半點力,實乃心中不安之極。”

“前些日子,臣聞兵部於少保曾上奏本,欲建九邊重鎮,以拒北虜,大同,宣府二鎮,乃是其中關鍵,臣之藩地若仍在大同,恐有不便,故此,臣懇請陛下,準臣移藩內地。”

?!

這番話說完,朱徽煣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,不由重新打量了一番眼前的朱仕壥。

看來,他倒是小瞧了這位代王爺了,挺能藏的啊,這種理由,竟然能憋到現在才說。

九邊重鎮,這件事情朱徽煣知道的不詳細,但是也大致聽說過,是當初兵部於謙曾提出的方略,只不過,一經提出,就被朝中諸臣反對,就連一向信重於謙的天子,對此事也並不看好,於是鬧了一段日子,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。

但是可以肯定的是,像是這種大政,於謙既然提出來了,就說明他心中已經有方案了,輕易是不會放棄的。

這種情況下,代藩仍舊在大同城中,的確會有所影響,畢竟,如今的這位代王爺性子懦弱,但是不代表代代都是如此,要是以後再出一個朱桂這樣,拿朝廷聖旨都當耳旁風的,也的確是個隱患。

用這個理由來勸天子,倒還是有幾分把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