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一十二章:博弈無處不在(第2/3頁)

隨著王文開口,殿中人的目光,也隨之移到了於謙的身上。

於是,殿中的氣氛變得有些古怪。

要知道,金濂此次在邊境所做大開大合,可謂痛快之極,但是,這中間有兩個問題,或者說這兩個問題,其實就牽扯到一點,那就是關於武將的選授,黜陟之事,這本是兵部的職權。

金濂奉聖旨,持王命旗牌,無論是直接問罪邊將,還是將其押回京師待勘,本質上都沒有什麽問題。

但是,這些事情,其實原本應該由兵部來做的,所以,對於兵部來說,金濂此舉其實有侵奪兵部之權的嫌疑,就算不談黜陟武將的權力,這次金濂一次性罷免了這麽多的邊將,也算是給兵部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。

這麽多的窟窿,一時之間想要填補上來,可不是什麽容易的事,這也是前段時間,許多朝臣竭力想要阻止天子動兵的原因之一。

當然,如今韃靼和瓦剌相繼陷入內亂,邊境的危局也被完美解決,這件事情也就顯得沒那麽急迫了,但是,對於已經足夠繁忙的兵部來說,這也是件讓人頭疼的事。

這個時候,王文說這個話,明顯帶著幾分試探的意思,不過,於謙卻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反應,只是平淡的呷了口茶,道。

“此次整飭軍屯,刑部出了大力氣,若非金尚書有雷霆手段,我也不可能如此放心的出京到各地巡查,整飭軍屯,觸及方方面面,所以不可拖延怠惰,正是因為兵部,戶部,刑部,都察院,乃至其他朝廷上下衙門齊心協力,才能在年余之內,將此事順利解決。”

“至於遺留之事,慢慢解決便是,所謂非常之時,有非常手段,實屬正常,諸邊將之罪,歸根到底,還需陛下裁決,兵部,刑部,皆當悉陛下之命而從之,金尚書覺得呢?”

所以說,於少保雖然看似剛硬,但是實際上,官場手段,也是熟稔的很。

這世上並沒有永遠的朋友,也沒有永遠的敵人,當初整飭軍屯之前,兵部為了爭取刑部的支持,讓渡出了一部分權力。

按照當時兵部所擬章程,在軍屯當中清查出有罪的文武官員,押回京師後,會交由刑部主審,由兵部,都察院協理。

但是現在看來,在實際的操作當中,刑部所做的,顯然是超出了這個範疇。

當然,這中間原因復雜,並不能完全說是刑部的問題,最大的原因,其實還是天子給予了金濂特旨和王命旗牌,使得他可以行使超出刑部,兵部職權範圍外的權力。

所以於謙說,非常之時,有非常手段。

這句話兩層意思,其一是,兵部並不計較整飭軍屯的過程當中,金濂是否侵奪兵部職權,或者說,是否違背了當初的約定有越權之舉,至於其二,則是在說,這種情況,也僅限於非常之時,待得一切平息,自然要回歸如常。

說白了,該是自己的部權,即便是於謙,也不會做出退讓的。

六部之間,雖然看似權責分明,但是實際上,仍有很多重疊的職權,真正在朝局當中,能夠爭取到多少,往往就要看各部尚書的手段了。

面對這樣的狀況,金濂顯然也早有預料,不緊不慢的把手放在扶手上,他笑著道。

“刑獄大案,自當悉陛下之命為準,這是正理,話說回來,此次我一次性罷黜這麽多的將領,雖是為震懾諸軍,但也的確有些思慮不周之處。”

“刑部案件繁多,人手不足,雖然這些將領罪行已明,但是諸多細節仍需核實,若要一一審理,的確力不從心,若非如今杜大人已然被調出京,大理寺卿仍舊空缺,我原本還想著,要尋大理寺來幫忙呢!”

“對了,算算日子,杜大人出京也有一段時日了,吏部這邊,不知可有大理寺卿的人選?”

這話一出,在場的其他大臣,目光都有些閃爍。

金濂的這番話,看似是在感嘆,但是實際上,卻遠沒有那麽簡單。

按照典制,刑部的職權,應當覆蓋審訊,查證,復核,判案定罪的全過程。

但是,在實際的執行過程當中,卻遠非如此。

雖然說,刑部有審訊,查證,判決之權,但是,天下各地刑案眾多,幾乎每時每刻都有新的案件產生,所以,刑部不可能一一審理。

因此,對於各地的刑案,刑部主要負責對案情和用刑標準進行復核審查,無誤則上呈天子,做最終的確定。

若有疑有誤,則送大理寺,由大理寺重新調查取證,審訊判決,但是要清楚的一點是,刑部本身,也是有審訊,查案的權力的,只不過,這個權力實際上被長期的侵占和忽略了。

至於侵占和忽略之人,有兩個,其一就是大理寺,或者其實這並不能稱為侵占,說是職權重疊更為妥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