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九十四章:廷益,快回來吧……

所以說,能夠做到朝廷重臣級別的,就沒有一個簡單的,俞士悅看似低調持正,但是,需要手狠的時候,他是半點都不客氣。

付諸朝議意味著什麽?

意味著所有人都會知道,張輗這本奏疏當中彈劾了誰,要知道,這些軍府武臣,關系盤根錯節,背後各有勛爵之家做靠山。

這一公布出去,得罪的就是一大批勛貴。

如果說,一開始就付諸朝議,那麽也就罷了,畢竟,張輗的最終目標,是拿到軍府掌印官的位置,對軍府進行整飭。

他這道奏疏一上,雖然得罪了很多勛貴,但是,在如今朝堂大臣都在絞盡腦汁向辦法阻止天子沖動開戰的前提下,他有很大的可能,能夠贏得一大批的文臣支持。

如此一來,加上朱儀等人的聲援,由張輗代表英國公府重回朝堂中樞,起碼有七成的把握。

至於說得罪的勛貴,英國公府手中只要拿到了權勢,自然能夠讓他們默默吞下苦果,何況,到那個時候,主動權掌握在張輗的手中,形勢比人強,他自然有辦法讓這些勛爵之家低頭。

可問題就在於,天子許是顧忌到影響頗大,所以,並沒有在朝堂上將此疏公布,而是召集了他們這些相關的重臣前來商議。

如此一來,張輗就陷入了劣勢當中,畢竟,像是王文,陳鎰這樣的人,他們可不好糊弄,更不會輕易被人裹挾。

先是王文,再是陳鎰,再到如今的俞士悅,他們共同的特征就是,對局勢洞若觀火。

張輗等人覺得,只要文臣這邊的目的,是打消天子開戰的心思,那麽,就必須和他們合作,讓出軍府的利益。

但是,老大人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他,你做夢!

換了普通的文臣,可能會分不清楚這其中的區別,但是,對於在場的老大人們來說,有一個算一個,心裏跟明鏡一樣。

阻止天子是一回事,但是,向勛貴們妥協又是另一回事。

從王文提出要讓兵部主持,再到陳鎰拋開勛貴,直接向天子挑明態度,他們的目的其實就只有一個,那就是在卡住勛貴的前提下,打消天子開戰的心思。

俞士悅剛剛的那一番話,自然也是這樣。

如今,天子的態度已經很清楚了,他老人家並不像把軍府重新交到英國公府手中。

這種情況之下,俞士悅提出要付諸朝議,那麽,和奏疏初上便公之於眾,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了。

若是奏疏初上,便公之於眾,可以打文臣一個措手不及,逼迫他們做出選擇,要麽勛貴倒向天子,支持天子重啟戰端,要麽讓英國公府重掌軍府,沒有別的選擇。

但是現在,各方態度已然清楚,那麽,局勢自然發生變化。

這個時候付諸朝議,張輗只能是偷雞不成蝕把米。

因為可以想見的是,等到他們這些人出宮之後,這份奏疏的具體內容,必然會再難隱瞞下去,與之同時流出去的,自然還有天子模棱兩可的態度。

如此一來,張輗就要在沒有拿到軍府掌事官的前提下,面對來自各方的壓力。

這可不是什麽容易的事!

雖然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,但是,英國公府畢竟沉寂已久,到底還有幾分底蘊和威望,著實是要打個問號。

張輗既然出手,那麽,就代表著英國公府,如果說,不能打一個漂亮的勝仗,那麽,各家勛貴便會知道如今的英國公府,只是外強中幹。

如此一來,隨之迎來的,必然是各家勛貴的挑戰。

別看如今的各家勛貴,看似團結,但是實際上,勛貴們才是最會捧高踩低,看重利益的人。

一旦英國公府證明不了自己的實力,那麽,就像獅群裏年老的獅王一樣,會被年輕的獅子不斷挑釁,直到誕生新的獅王為止。

所以,對於英國公府來說,張輗既然出手了,就必須要贏!

這是他的軟肋,也是俞士悅最狠的地方。

英國公府不是要證明自己的實力嗎,那就到朝堂上證明好了。

如今天子擺明了不想把軍府掌印官交給張輗,既然如此,那麽真到了朝堂上,張輗就必須要用英國公府自己的力量,去跟這些勛貴武臣對壘。

而且,這個方法更妙的是,無論張輗贏或者輸,文臣的目的,事實上都已經達到了。

因為對於文臣們來說,他們要達到的目的是阻止天子動兵,而張輗給了他們一個辦法,那就是整飭軍府。

而俞士悅顯然比張輗又更深的想了一層,整頓軍府其實也只是手段,本質上,是通過讓軍府體系暫時陷入停滯,以此達到阻止天子的目的。

想通了這一點,一切自然就迎刃而解。

不錯,整頓軍府,的確需要有得力的大臣主持,但是如今於謙不在京師,所以,只能由英國公府這樣的頂級勛貴來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