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八十九章:到底圖啥(第2/3頁)

雖然說,以韃靼如今四分五裂的局勢,大明應付起來並不會太困難,但是,畢竟戰事一起,牽涉的是方方面面。

一旦楊傑去了宣府,那麽開戰的可能,就會直線上升。

這才是他們真正擔心的。

於是,底下一眾大臣期待的看著王文,希望這位天官大人能再勸兩句,但是可惜的是,王老大人本來就是在其他幾個重臣的眼神壓力下,被迫站出來的。

眼下,他勸也勸了,天子也給面子說了這麽多,他又不是於謙那個犟驢,傻兮兮的就知道跟天子頂嘴,自然是不再繼續上前,而是默默地拱手道。

“陛下聖明。”

隨後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,不再開口。

僅此狀況,底下的一眾大臣一陣無奈,心中的憂慮又多了幾層。

要知道,在此之前,天子的種種舉動,就很難讓人不懷疑,他老人家有想要開戰的想法。

如今對楊傑的安排,更是體現了這一點。

但是,問題就在於,現如今他們能用的手段,基本上都已經用盡了。

上回就有不少大臣勸諫,擡出了於謙,總算是把天子攔了下來,但是,從這些日子,天子讓兵部和戶部準備軍械糧草的舉動來看,也僅僅只是表面上熄了心思而已。

到了現在,於少保親自出面上奏,反而被降旨警告,王文作為百官之首,試圖勸諫,但是,也無功而返。

再接下來,如果真的想要阻止天子,那麽,就只能死諫或者扣闕了……

可是,就算不提這麽做的巨大風險,現如今,也沒有合適的機會。

看天子現在的意思,明顯就是在明修棧道,暗度陳倉,他老人家雖然暗中做著諸多準備,但是明面上卻並不表態。

既然沒有表態,那麽,就算是他們想要進行大規模的進諫,也無從著力。

如若放任局勢發展,尤其是楊傑出面去了宣府,一旦導致雙方有嚴重的摩擦,那不打也要打了……

這中間的關節並不難想明白,當時,最重要的是,天子對於自己的心思,似乎並沒有什麽要掩飾的意思,只要稍稍對近些時間發生的各種事情有政治嗅覺的人,怎麽也能察覺到一些,更不要提殿中這些在朝堂上沉浮多年的大臣了。

但是,明白歸明白,一時之間,他們卻也想不出什麽辦法。

難不成,真的要冒這個險?

一眾大臣愁眉苦臉的站在原地,苦苦思索著。

然而,就在這個時候,一道讓人意想不到的聲音,卻突然響了起來。

“陛下,臣有本奏。”

眾人循聲望去,卻見說話之人,竟然是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張輗!

這位張同知的身份,大家都是清楚的,雖然說文不成武不就的,前半生就是個妥妥的紈絝子弟。

如果單純從官職的角度來說,張輗在一眾武臣當中,只能算是中層。

但是沒奈何人家出身好,運氣又好,隨著張輔,張軏接連去世,新任的英國公張懋年紀又小,英國公府的大權,自然也就落入了他的手裏。

作為老牌公府,英國公府在軍中的人脈和影響力,自然是不容小覷的。

借著英國公府的勢力,張輗在朝中,不能算是舉足輕重,但是,至少也算是一號人物。

甚至於,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點是,從當初太上皇南歸,到後來的太子出閣備府,這背後,都有英國公府的影子,至於始作俑者,既然張輗是英國公府如今做主的人,自然也就歸到了他的身上。

所以說,張輗本身的官職雖然不高,但是影響力卻不小,但是,也正因為他的官職不高,再加上為了不當出頭鳥,張輗在朝堂上,一般情況下都很少自己出面。

就算很多事情,大家都清楚和英國公府脫不了幹系,但是,明面上,張輗卻實實在在的,就是作壁上觀,有限的幾次發言,也不過是敲敲邊鼓而已。

真正做主力在朝堂上出面的,要麽是寧陽侯陳懋,要麽是寧遠侯任禮,當然,最近這段時間,成國公朱儀也出了不少風頭。

可是這一回,這位張二爺竟然沒有假手於人,而是親自出面了,他到底要做什麽?

難不成,是要鼓動天子出兵?

一眾大臣不由皺起了眉頭,要知道,從勛貴的角度來說,只要打仗,那麽,他們必然會受到重用。

所以,打從張輗一站出來,不少大臣的目光當中,便帶上了警惕和敵視。

然而,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,張輗來到殿中之後,卻並沒有對邊境之事提起只字片語,反倒是不緊不慢的從袖子裏拿出一份奏本,遞了上去。

隨著內侍將奏本遞到禦案上,張輗亦隨之開口道。

“啟奏陛下,五軍都督府掌軍旅之事,為天下都司,衛所首領之衙門,亦為國之要害,然則,近年以來,軍府之中弊病叢生,不少武臣貪瀆庸弱,跋扈無狀,欺壓迫害官軍,欺上瞞下,胡作非為,實為國之大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