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六十七章:父皇,是你錯了!(第2/3頁)

他那天是怎麽做的來著?

想起來了,他低著頭沒說話,然後,母妃罰他跪了兩個時辰。

再後來,沒有再後來了……

此事不久以後,父皇就將太子哥哥接到了身邊,隨侍經筵,他則是一個人跟著先生讀書。

時至今日,朱祁鈺再想起此事,更知道自己當初的魯莽。

身為皇子,想要在皇帝面前表現,而且,拿的是一篇和太子一同做過,後來又重做的課業,是想做什麽呢?

那個時候,父皇看他的那一眼,又在想什麽?

是在嘲弄他不自量力,還是覺得他背後有什麽勢力在操弄謀局?

朱祁鈺不得而知。

但是,當今日他站在學堂外,看到濟哥兒的充滿期待的樣子的時候,他忽然就好像理解了父皇,理解了母妃。

父皇多疑,這是一個皇帝從不缺少的素質,他的這種舉動,很容易被人多想,視為窺探儲位之舉。

而且,如果父皇對他的課業多加贊賞,那麽消息傳出去,內廷外朝,也必會再起風波。

母妃在宮中,多年如一日謹小慎微,只求安身立命,他的這個舉動,勢必會引起孫貴妃,不,那個時候該稱孫皇後了,勢必會引起孫皇後的關注,進而引發不可控的後果。

仔細想來,那段時間,景陽宮的份例的確削減了許多……

所以,朱祁鈺沒有進去。

他不知道該用何種態度,去對待濟哥兒。

理智告訴他,父皇對他的處理方式,就是最佳的處理方式。

漠視,冷淡,靜待時間抹平一切……

這樣做對所有人都好,也是最能夠維持前朝後宮穩定的方式。

但是,他卻不想這麽做……

自打那天從郕王府醒來之後,朱祁鈺幾乎任何時刻,都保持著理智,在任何事情上,他都會做出對江山社稷,朝局安穩最有利的選擇。

可這一刻,他的理智告訴他,應該當做沒有看見這件事,就像當初父皇對他的課業不屑一顧一樣。

這麽做,既可以保持朝局安穩,也可以保護濟哥兒,不將他推上風口浪尖。

這是最好的辦法。

轉頭離開,去接受太子的請安,然後照常處理政務,讓一切歸於平靜。

這麽簡單的事,可對於站在窗前的朱祁鈺來說,卻挪不動步子。

為什麽呢?

朱祁鈺自己也不知道,或許是因為,他對當年的那件事情記得太清楚了,清楚到現在為止,他都還記得,父皇瞧他的那一眼。

他能清楚的感受到,那一眼的冷漠。

那目光冷到,讓他在景陽宮跪著的那兩個時辰,時時刻刻都在想,自己錯在哪了?

父皇沒錯,母妃也沒錯。

那麽,錯的是他嗎?

朱祁鈺想不明白,他過不了心裏那道坎。

所以,哪怕知道,他將太子冷落一旁,會引起外朝的議論,他還是沒有像往常一樣去見朱見深。

他那個時候只有一個念頭,他想找人說說話。

所以他到了坤寧宮。

但是,在邁進坤寧宮的那一刻,他又後悔了。

他該說什麽呢?

並不是他不信任汪氏,而是,這件事情畢竟涉及到濟哥兒,他和汪氏每一次吵架,都是因為皇子之事。

他如果說了,汪氏該作何態度呢?

所以他什麽都沒說。

又或者,那個時候的他,其實並不需要別人來告訴他,誰對誰錯,他只是需要有人陪在身邊而已。

在坤寧宮那短短的兩炷香的時間,朱祁鈺雖然什麽都沒有說,但是,汪氏陪在他身邊,讓他的心平靜了下來。

然後,他想明白了一件事。

那就是……

他沒有錯!

那個時候,他並不是想和太子哥哥爭勝,他只是單純的覺得,自己做到和太子哥哥一樣好,就可以得到父皇的關愛。

他沒有覬覦儲位,也並不想動搖國本,他僅僅只是想要,得到一句父皇的誇贊……

朝局如何,和一個稚齡幼童,有何關系?

別人議論猜測,是別人用心不純,但是,絕不該怪在一個孩子的身上。

父皇做的,或許是最合適的做法,可……絕不是最正確的做法!

犧牲一個孩子眼裏的光,來換取所謂的朝局穩定……

這,不對!

不該是這個樣子的!

別人要猜測,要議論,是別人的事。

朝局動蕩就去穩定朝局,宵小作亂便當掃平宵小,流言四起那就正本清源。

這是一個皇帝該做的事!

國家,社稷,朝廷的問題,出現了,解決便是。

妄言大局而犧牲無辜者,哪怕僅僅只是一個孩子,也絕非正道!

父皇,是你錯了!

這一句話出現在心頭的那一刻,過往的心結,這一刻的矛盾,盡數消融化解,當然,隨之消散的,也是這麽多年以來,朱祁鈺心頭那一絲遙不可及的希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