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一十章:如何交代(第2/3頁)

尤其是前些日子,天子帶著太子出宮暗訪的事情傳出來之後,一方面,一眾大臣都在埋怨天子玩心太重,不該隨意出宮,可另一方面,朝堂上卻也稱贊太子仁德愛民,小小年紀,便有明君之象。

雖然當時很多人沒有反應過來,但是,等出了宮門,再細細的一品,朝堂上的不少重臣,就都咂摸出了點味道。

天子無緣無故的突然任性出宮,而且還帶著兩大尚書陪同,好似生怕別人發現不了一樣,這本身就不正常。

所以,這本身就是一場給朝野上下看的大戲。

其用意,就在於告訴朝臣們,天子的的確確在用心培養太子殿下,東宮儲本穩固。

如果說,這種程度還有人質疑天子的話,那麽,隨著這件事情的細節越傳越廣,這種聲音也就慢慢的消失了。

因為大人可以裝,但是小孩子是裝不了的。

出宮之時,隨行人員眾多,而且,還有不少百姓親眼目睹了當時的狀況,所以,很多人都看的分明,太子殿下對於天子,並無生疏懼怕之意,反而有著對自家長輩的孺慕親近,由此可見,天子和太子殿下的關系還是很好的。

這種說法一出,不僅是諸多重臣,其他普通的朝臣們,心也放到了肚子裏。

這種情況之下,至少目前來看,東宮是一條很好的晉身之階。

而且,就像徐有貞所說的那樣,對於恪守君臣禮法,大義名分的清流來說,忠君愛國,固然是本份。

可輔佐太子,亦是正途,這些話就算是擺到台面上,那也是堂堂正正,無需諱言的。

相反的,那些鬼鬼祟祟,暗中想要動搖儲本之人,才是真正的國之佞臣。

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,這的確是雙贏的好辦法。

因此當時,陳循也的確心動了片刻。

但是……

“東宮不是不好,只是宗謐的性子,現在還不適合入東宮,正是因為太子殿下乃是國之儲本,所以,東宮屬臣,不能只是誇誇其談,不識百姓疾苦的廟堂之臣,原本我就打算,此次之後上奏陛下,將宗謐外放出京,邊境雖難,可是,倒也不失為歷練的好去處。”

抿了口茶,陳循平靜的開口道。

話到最後,他目光落在徐有貞的身上,頗有深意的道。

“元玉,你不也是跟著老夫去治了一次黃河,才真正收斂了脾性,得入東宮的嗎?”

這……

徐有貞沒想到,陳循竟然把話題引到了他的身上。

沉默了片刻,他點了點頭,道。

“不錯,只有真正見過百姓之苦,才能知道,吾輩當為社稷效死的意義,陳師教導的是。”

陳循在打量著徐有貞,可事實上,徐有貞也在打量著陳循。

時至今日,他忽然發現,自己這位老師,似乎和往常不太一樣了。

他雖然沒有杜寧那麽跟陳循親近,但是,也算是陳循頗為看重的學生。

當初陳循還是翰林學士時,就常將他帶在身邊,隨侍經筵,要不然的話,那個時候太上皇北狩的消息傳來,跟在陳循旁邊的,也不會是徐有貞。

陳循說他對待學生都是盡心盡力,的確不是假話。

雖然說在仕途上,他對於徐有貞沒有太多助力,但是,不管是南遷之議時,他出言為徐有貞說話,還是後來帶著徐有貞治河,再到後來,屢次為他請功,想要幫他在朝堂上謀職。

這些努力,徐有貞是看得見的,這也是他始終對陳循十分恭敬尊重的原因所在。

但是,正因為熟悉和了解,所以,他才更能察覺到陳循這段時間的不同。

他說不出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,但是,這種變化是實實在在的。

以往的陳循,絕對不可能如此雲淡風輕的放棄東宮對清流的前途擡升作用,也不會如此鋒芒內斂。

相較於之前他了解的那個老師,如今的陳循,不僅多了幾分舉重若輕的自如,而且,更加溫潤平和。

更重要的是,雖然陳循是清流領袖,但是,隨著天子逐漸打壓清流,重用有地方經歷的官員。

慢慢的,似乎陳循的看法也開始有了轉變。

換了之前,陳循只怕並不願意放杜寧出京,但是現在,明明擺著東宮和翰林院的好機會,陳循卻說,他早已打算讓杜寧出京。

如此便可看出,在潛移默化當中,陳循也在受到天子的執政理念的影響……

將這些念頭收攏起來,徐有貞略帶憂色,道。

“不過,話雖如此,可是終究有所缺憾,此次出京,杜兄倒是前途大好,但是,清流一脈的處境,卻依舊沒有改善。”

“而且……”

略停了停,徐有貞擡頭看了一眼陳循的臉色,道。

“陳師,您此舉,固然是為了杜兄著想,但是,朱閣老那邊,您又打算如何交代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