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四十章:搞事小能手(第2/3頁)

其中最關鍵的,就是說服代王,讓他出手彈劾襄王,只有這樣,才能順理成章的將宗務變成朝務,引動朝廷的力量,處置襄王。

也只有這樣,才能將他們二人之間圍繞大宗正的爭奪,演化為各地宗藩對襄王的不滿,營造出一種,襄王不得人心的印象。

朱祁鈺不知道,朱徽煣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有這個打算的,但是毋庸置疑的是,想要做到這個,是三個條件當中,最難達成的。

前兩個雖然也不容易,但是,好歹朱徽煣父子,可以自己控制。

但是代王府遠在邊境,鞭長莫及。

朱徽煣唯一能做的,就是通過朱成鍊來影響代王府。

可是,朱成鍊畢竟只是代王世子,盡管,相比於代王本人,他主見更強,也更有魄力,但是,他畢竟做不了代王府的主。

偏偏,這件事情,朱徽煣自己又不能真的直接插手,不然的話,就會如襄王在殿上指控的那般,被人抓住藩王勾連的把柄。

這個罪名一旦坐實,可是犯了大忌諱!

然而,怕什麽來什麽,最後一切具備,問題果然就出在了代王的身上。

這位代王爺,自幼便懦弱無能,怕這怕那的,現如今承繼了代藩,性子也沒有改變。

哪怕朱成鍊在心中已經說的非常清楚,如果他不肯出手相助,就自己跑去哭廟哭陵,這位代王爺,也始終猶豫不決。

眼看著襄王已經一再彈劾岷王父子逗留京師,時間已經拖延不下去了,卻傳來了好消息……

或許連朱成鍊都不知道,父親為何突然下了決心。

但是,朱祁鈺卻知道……

是楊傑!

這個孩子,果然是聰慧異常,他到了大同,只做了一件事,那就是,將楊家這麽多年以來,搜集到的代藩在邊境侵占的田土證據,統統扔到代王的面前,淡淡的問了一句,是要楊家將證據交給朝廷,還是代王自己向朝廷請罪,代王就慫了。

或許是陰差陽錯,但是,在見到那些證據之後,代王很快就寫了密信,寄到了朱成鍊的手中。

東風一至,自然是雷霆一擊!

之所以說楊傑聰慧,是因為,他去找代王的這個舉動,完全是出於自己的膽識和眼光,而不是知道內情之後的投機。

從楊傑自己通過錦衣衛的渠道,寄回來的奏疏中所說,他之所以去找代王,是因為猜到了朝廷在打擊勛貴之後,下一步必然是將矛頭對準藩王。

邊境諸藩王當中,代王是最容易的突破口,所以,他甘願冒一次風險,替朝廷去面對代王的怒火。

要知道,那可是惡名遠揚的代藩!

在老代王去世之前,代藩的跋扈程度,可絲毫都不遜於伊藩。

雖然說,新的代王繼位之後,一直都安分守己,可那畢竟是一個藩王,楊傑區區一個錦衣衛鎮撫使,即便是有昌平侯之子這個身份在,可想要在他面前大放厥詞,還是不夠格的。

但是楊傑偏偏就敢!

而且,更重要的是,他並沒有得到任何來自於朝廷的指示和支持,僅僅憑借成國公府復爵的這個消息,便推測出了朝廷下一步的動向,並且敢提前一步,孤身到代王府遊說。

這份膽識,非常人可比。

當然,間接幫助朱徽煣在京師破局,只怕是楊傑也沒有想到的。

不過,朱祁鈺說他給自己出了個大大的難題,還不是指這個,而是……

“邊境狀況如何?”

揉了揉眉心,朱祁鈺開口問道。

這段時日以來,在朱祁鈺的授意下,錦衣衛撒下了眾多的人手,在向草原以及遼東各地滲透。

現如今,應該說算是頗有成效。

“回陛下,局面十分混亂,前方細作已經傳來了確切的消息,脫脫不花的大軍,已經在朝瓦剌的各部落進發,大大小小的戰役,打了數十場,各有勝負,不過總體來說,瓦剌處於劣勢。”

“不過,自從伯都王回到瓦剌之後,帶領準噶爾部的大軍開始反擊,也挽回了不少局面。”

“如今雙方陷入了膠著的局面,根據最新傳來的消息,也先已經開始動手,阻斷韃靼各部和大明的互市路線,同時讓出了向南撤退,讓出了部分關西通道……”

“撤退?”

朱祁鈺的眼神一凜,似乎是想到了什麽,問道。

“你的意思是,也先打算引誘脫脫不花打通西域通道?”

應該說,也先還是那個也先,或許論智計,脫脫不花可以和他一拼,但是,若論戰略眼光,五個脫脫不花綁在一塊,也比不過也先一個人。

他非常清楚,脫脫不花的死穴在哪。

這個他扶植起來的傀儡大汗,之所以能夠這麽快動瓦剌動兵,一方面是因為韃靼在那次攻明之戰中出工不出力,甚至到最後率先撤退,和明廷達成了和約,另一方面,則是因為,通過互市,脫脫不花真正爭取到了韃靼五大部落的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