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九十三章:陛下是對的(第2/3頁)

反觀楊家,雖有爵位,可長久鎮守邊塞,京中就只有楊傑這麽個少年人守著,經營的人脈勢力全在外頭,一回到京中,就成了聾子瞎子。

要知道,京城這個地界,迎來送往的可不容易。

強如成國公府,數代傳承,一朝敗落,不僅處處碰壁,就連田產鋪子,也被人搶占,找不到地方說理去。

楊家這種新晉勛貴,雖然落不到這種地步,但是,要支撐一個偌大的侯府,各種各樣的事務,各處迎來送往的打點,沒有關系人脈,可也是難做的很。

如果說就守著自家爵位過日子,不怕別人笑話寒酸也就算了。

可如果想要在京城當中發展,站穩腳跟,維持住侯府的體面。

那麽,要麽慢慢的磨資歷,靠時間日積月累,要麽,就只能投靠老牌世家,就像寧遠侯任禮一樣。

但是,得人勢力,就要受人驅使,任侯爺戰功累累,可現在……

所以實際上,這一次派楊傑出京,就是一次好機會。

所謂閻王好見,小鬼難纏,京城的勛貴圈子裏頭,大家都抱著世襲鐵劵,大小都是個閻王。

可不一樣的是,人家手底下有小鬼,可楊家這種新晉勛貴卻沒有。

之前的時候,楊洪雖然執掌京營,可到底時間太短,而且,京營的地位特殊,楊洪也不敢太過發展自己的親信,不然被人參上一本,可不是鬧著玩的。

但是,這次增補府軍前衛,就算是各處一起,可落到宣府,至少也得選進來兩三千人。

這些人調到京師來,哪怕是有一半進了禁軍當中,那麽,對於楊家來說,都是大大的好處。

可就是這樣的機會,楊洪卻婉拒了!

俞士悅和於謙相對而坐,二人沉默了片刻,他們都同時想到了什麽,但是,卻沒有人戳破。

直到片刻之後,俞士悅嘆了口氣,方道。

“廷益,你說會不會,楊家也想靠上成國公府?”

將這些事情都聯系起來,很容易就能發現,楊洪的所作所為,都離不開成國公府。

從最開始上奏,到如今在選拔幼軍一事上遲遲推拒,都和成國公府脫不開關系。

所以,這是最大的可能!

“有這個可能,不過,也可能不是……”

對於這一點,於謙似乎也有些拿不準,言語之間,自己都有些矛盾。

“從目前跡象來看,昌平侯的確在維護成國公府,說是要攀附,也有可能,或者更準確的說,是想雪中送炭,謀求聯手,也未可知。”

“畢竟,成國公府樹大根深,若能復爵,楊家對成國公府有此救助之恩,朱儀必會投桃報李,楊家自然也能在京城站穩腳跟。”

“但是,若是如此的話,楊洪亦可拿幼軍營來跟朱儀交易,只要他能取得朱儀信任便是,如今他的這種態度,倒更像是……”

這話,顯然於謙也說的有些猶豫,於是,俞士悅接口道。

“獨善其身?”

於謙點了點頭,眉頭擰著,沒有繼續說下去。

俞士悅也沒有繼續說話,於是,帳篷中便就此沉默下來。

過了一會,俞士悅似乎想到了什麽,眸光一閃,忽然問道。

“廷益,揣摩人心立場,這可不像你啊?”

多年的好友,他豈會不了解於謙的脾氣秉性。

持正為公,一心為國,是對於謙最恰當的形容。

往常的時候,於謙雖然身處朝局當中,卻向來對於站隊這種事情,並不熱衷,甚至隱隱有些排斥。

實話實說,以他這個性格,原本應該在侍郎的位置上待好多年,等到棱角被磨得差不多了,才有機會夠一夠七卿的位置。

可上天給了機會,讓他跳過了這個步驟,扶搖直上,那也是他的緣法。

到了七卿的地步,他們本身就是一派,只有別人攀附他們的人,再沒有他們需要站隊的時候。

自然,於謙也就更不必去搞什麽站隊,陣營這一套。

素日裏,二人雖然相交,但是實際上,對於內閣當中的復雜鬥爭,哪怕俞士悅再想問於謙,也都不會開口,因為他知道,問了也是白問。

他只要開口,一定會得到於少保一番“立正言,行正事,走正道”的思想教育。

但是這回,他們竟然討論了這麽長時間,楊家到底想要在朝中如何站隊的問題,不可謂不是一個大大的意外……

聞聽此言,於謙先是一愣,旋即,又苦笑一聲,道。

“身在朝堂,又怎麽可能真的不談立場呢?”

這話說的不錯,但是,顯然不能說服俞次輔,他抿了口茶,再問道。

“那又是什麽,讓廷益你,開始將此事宣之於口了呢?”

帳篷當中又沉默了下來。

答案,其實他們心中都隱約明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