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九十六章:指東打西?順手牽羊?(第2/2頁)

但是,這實際上是個歷史遺留問題。

剛剛王文說了,翰林院的員額制度,是洪武年間定下的。

然而,庶吉士的制度,卻是永樂二年才定下的。

按照翰林院原本的設計,一甲前三名可以進入翰林院,直接授官,而會試是三年一考,剛好掐著對翰林院官員的考核年限。

所以,正常狀態下,每隔三年,吏部會對翰林院的官員進行一次考核,優者擢升,劣者貶謫,騰出來的位置,給新晉的一甲進士。

但是,由於永樂朝多了一個庶吉士制度,這個循環就被打破了。

一甲的進士仍然是直接授官,但是,庶吉士散館之後,也會留在翰林院,這就導致了翰林院嚴重的超額。

日子久了,以至於朝臣們都習慣了。

就好像翰林院的這些官職,除了掌院學士和佐貳官之外,其他的都是無定額的,有多少授多少。

但是,反應過來之後,老大人們心中便頓時一驚。

難道說,天子這是早就盤算好了,要順手收拾翰林院?

再往細了一想,好像天子的確從登基以後,就對於翰林院一直都不太親近,而且……

老大人們環顧四周,這才反應過來,作為前任掌院學士,最能夠解決翰林院問題的工部尚書陳循,沒有被召見。

事實上,就在王文說這些話之前,所有人都沒有往這方面想,畢竟商議軍屯的事情,和工部的確扯不上什麽關系,陳循沒有被召見屬實正常。

但是,往深了再想,真的是如此嗎?

兵部的奏疏,於謙的打算,別人不知道,但是要說他提前沒有向天子稟明,老大人們是決然不信的。

那麽,如果天子真的打算讓庶吉士轉調科道,讓陳循過來,應該是最好的辦法。

畢竟,這些庶吉士和已經授官的編修,修撰不同,雖然和陳循有師生情分,但是,既然是庶吉士,說明沒進翰林院幾年,而且,新的掌院學士,也是他們的老師。

所以,如果有可能將他們調出來,陳循應該是十分樂意的。

但是,天子沒這麽做,這其中意味,可就值得深思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