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七章:我說某人不是龍套吧

內閣當中,朱鑒這麽一開口,李實倒也不辯駁,只輕輕的點了點頭,道。

“朱閣老說的是,是老夫考慮的不妥當了。”

說完,便不再說話,依舊是一副萬言萬當,不如一默的架勢。

事實上,如今的整個內閣,或者說整個朝廷當中,李實是最感到惶恐的人。

和朱鑒一到內閣都鋒芒畢露不同,雖然現在已經真正入閣將近半個月之久,但是李實還是有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。

跟這房中這麽多宦海沉浮多年的大臣不一樣的是,李實他是實打實的官場新人。

正統六年,李實舉鄉試解元,次年,會試及第,正式進入仕途,初授禦史,歷三年後,因敢言直諫,不避權貴,在吏部的考績為優等,被調回京中任禮科給事中。

此舉對於他來說,是擢升,也是打壓。

禮科相對清閑,而且,給事中有共有七八位,上頭還有都給事中,所以,他到了禮科,只能重頭做起。

但是,直到那個時候,他的人生軌跡還很正常,算得上是一步一個腳印,走的踏踏實實。

那時他初入官場,雖然敢言直諫,但是也得罪了不少人。

有些時候,坐冷板凳,也是一種保護,所以,他的心態也十分平和。

畢竟,他還年輕,未來有大把的時間。

但很多時候,命運就是如此神奇。

土木之役,瓦剌之戰,太上皇北狩,一樁樁的大事接踵而來,讓整個朝堂動蕩不安。

李實,這個在禮科坐了近五年冷板凳的人,忽然之間,就被拔了出來。

甚至於,他都不知道為什麽被選出來。

然後,因為要作為副使出使瓦剌,所以,他被從一個普通的禮科給事中,超擢為禮部右侍郎。

應該說,這已經算是了不得的跨越了。

從一個普通的科道官員,一躍邁入三品大員的行列,若非是因為出使瓦剌兇險重重,又的確需要相匹配的品級,這樣的擢升,是必然會被參劾的。

但是,讓他沒有預料到的是,自己的機遇竟遠遠不止如此。

他和朱鑒不一樣,朱鑒是降級匹配使團,而他卻是升級匹配。

所以,按照道理來說,即便是迎回了太上皇,他能夠得到的封賞,也是遠遠少於朱鑒的,畢竟,從一個禮科給事中,擢升為禮部侍郎,已經是很大的恩賞了。

就算不比朱鑒,羅綺的資歷也要比他深厚的多。

他們三人當中,只有羅綺是沒有擢升也沒有降級,剛好匹配副使的位置。

因此,在兩個副使的功勞差不多的情況下,李實本以為,朱鑒之後,最大的好處會落在羅綺的身上。

至於他自己,還是那句話,一個禮部侍郎,已經讓他很滿足了。

要知道,他今年才不過三十八歲,就算是在三品侍郎的位置上熬十年,也不過四十八歲,仍然是正當壯年。

但是,誰也沒有想到,入閣的竟然是他。

這段日子,朝野上下議論的最多的,除了為朱鑒鳴不平之外,還有就是覺得他撞了大運,德不配位。

畢竟,論資歷,論關系,乃至於論功績和能力,朝中比他有資格入閣的並不少。

所以,和朱鑒的鋒芒畢露剛好相反,李實現在要做的,就是盡量的低調處事,收斂自己原來的耿直性子。

蕭規曹隨,對他來說,才是最好的辦法,至於在內閣當中的職權大小,至少對現階段的李實來說,並不重要。

朝廷不可能出現一個不滿四十歲的首輔。

所以,他只需要本本分分的做好自己的事情,待得年資到了,仕途上自然會水到渠成。

因此,對於朱鑒的駁斥,李實並沒有任何的不滿,反倒感謝他把自己從這樁事情中摘了出來。

反正,他發表過自己的看法了,但是,成不成的,就不由他一個排名末位的新晉閣臣來決定了。

當然,最好是不成。

這樣,這件事情不論出什麽狀況,就都和他無關了。

他的這番態度,早在內閣諸人的預料當中,因此,也沒有人感到意外,倒是朱鑒這次這麽早就表明了看法,略有些出乎意料。

要知道,朱鑒入閣雖晚,但是資歷深厚,各種功勞加身,所以一入閣,大家就默契的認為,他應當是內閣中排位僅次於首輔和次輔的。

這一點,在加銜上其實也能看得出來。

在朱鑒李實入閣之前,天子加封東宮六傅,六部七卿所得為太子三師,內閣諸臣所得為太子三少。

其中,王翺和俞士悅二人,被加封為太子少師,江淵和張敏則被加封為太子少傅。

雖說太子三少品級一致,但是通常朝中默認,太子少師的含金量比太子少傅更高。

不論是有心還是無意,朱鑒入閣的時候,他的加銜就是太子少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