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二章:羅通的盤算

朝堂之上,最珍貴的功勞,並既非斬將奪旗,也非定國安邦,而是從龍之功。

三楊憑什麽步步高升,把持朝政這麽多年,還不是因為他們是仁宗皇帝潛邸時太子府的舊臣。

豐國公李賢,兵部尚書於謙,憑什麽意氣風發,在朝堂上指點江山,尤其是那於謙,屢次當面沖撞天子,最後卻都是罰俸禁足了事,還不是因為他們對當今天子有扶立之功。

一朝天子一朝臣,是顛不破的道理。

他們這些人,注定不會受到當今天子的重用,那麽想要出將入相,唯一的法子,就是賭在未來儲君的身上。

雖然說,如今的儲君只不過是一個不到三歲的小娃娃。

大明祖制,太子四歲至五歲開蒙識字,八歲出閣讀書,立詹事府以佐東宮,距離現在還有五年多的時間。

看似還有很長的時間,但是這五年,卻是最危險的五年。

東宮的地位十分微妙,尤其是如今的這位太子,地位說穩固也穩固,但是說不穩固也並不穩固。

當今天子登基的交換條件之一,就是立太上皇的子嗣為太子,從這一點上看,東宮的地位幾乎不可動搖。

但是畢竟,那不是當今天子的親生兒子。

隨著新天子一步步的掌控朝局,哪怕有當時的那份詔書保證,朝廷的大臣心中也隱隱有些擔憂,天子會不會有更易東宮的念頭。

這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情。

對於朝廷的其他大臣來說,更易太子只是違背禮法,但是對於羅通等人來說,卻是在堵死他們未來的仕途。

因為一旦東宮變成新天子的子嗣,那麽如今被重用的人,於謙,沈翼,豐國公等人,會順理成章的成為新儲君的政治力量。

至於他們這幫人,只能等著被冷落到死。

所以,他們現在聚集起來,拼命的壯大自己,除了是為了接回太上皇,更重要的是在天子動搖東宮的時候,能夠力保東宮。

當然,這件事情十分復雜,儲君乃是國本,輕易不可動搖,何況,如今這位天子登基的交換條件之一,就是立太上皇的子嗣為太子。

所以如果要動東宮,反對的人肯定不止他們,但是無論如何,壯大自身總是能夠多添一份把握。

而且,還有一個問題就是,如今的東宮太過幼弱,根本沒有什麽號召力。

因此,他們只能以太上皇為旗幟,在東宮長成之前,提前匯集起一批政治力量。

太上皇和東宮是親父子,綁定了太上皇,就等同於綁定了東宮,他們在這件事情上出力越多,未來獲得的政治利益就越豐厚。

除此之外,還有一點就是。

冷灶要提前燒,才能有用,對於羅通等人來說,直接接近東宮是很難的。

他們最擔心的其實不是天子更易東宮,反而是天子傾力培養東宮。

試想一下,如果天子將東宮真的當成儲君培養,將於謙,王文,豐國公,都安排成東宮的老師,日日陪伴東宮。

那麽以後儲君真要是登基了,會不繼續重用他們?

所以親近太上皇是唯一的辦法。

羅通等人設想當中,最理想的狀態,是先迎回太上皇,然後在太上皇的幹預下,將他們這些人安排進詹事府,一心一意扶立東宮,混個徹徹底底的從龍之功。

如果不成的話,那麽只要護著太上皇,有孝道禮法在,未來儲君繼位,也同樣得重用他們。

甚至於東宮只要年齡大些,不必進詹事府,他們也能通過太上皇,成為東宮的心腹。

這中間的關節,不必多言,但是他們心中都明白。

此刻,任禮將這層窗戶紙捅破,顯然是打算攤牌了。

沉默半晌,羅通神色復雜的開口道。

“迎回上皇,護持東宮,都是循禮法所為,天家和睦,傳承有序,社稷國家方能興盛,羅某所為問心無愧,並非只為一己仕途。”

任禮的眼中閃過一絲微不可查的輕蔑。

呸,說的這麽大義凜然的,這幫文臣,真真是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。

見羅通不願意承認,任禮也不戳穿他,這種事情,心照不宣便是,於是任禮臉上帶著笑意,繼續道。

“無論為了什麽,總歸要做的事情是一致的,老夫年歲大了,縱使是在朝,也過不了幾年了。”

“似我等這般勛貴之間,並非著眼於眼前利益,而是為家中後輩鋪路,可學古你不一樣,還有大好的前程,總不想勞碌奔波多年,到最後,還只能屈居人下吧?”

羅通的神色有些難看。

這又是他心中的一根刺。

如任禮所說,勛貴之家世襲罔替,最不缺的就是時間,像英國公這樣的府邸,之所以敢大膽的把籌碼壓在東宮身上,是因為他們完全等得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