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二章:沈翼的理由(第2/2頁)

這就會引發兩個嚴重的後果。

民間商人支不到鹽,自然就不願意再向朝廷輸糧換取鹽引,朝廷的鹽稅自然會大受影響。

商人通過鹽引獲取食鹽的正規渠道被完全堵死,私鹽的泛濫,也就可想而知。

葉淇對鹽法的改革,固然是出於當時開中法已經被逐漸破壞而做的妥協,但是卻使得鹽引濫發由不合規變成了合規,進而致使私鹽泛濫,犧牲的是長久的利益。

更不要提,開中法被廢除後,邊境失去了一條重要的糧草供應途徑。

開中法實施的時候,邊境和內地的往來是極為頻繁的。

盡管朝廷一再禁止鹽引的買賣,但是商人們為了獲取鹽引,還是逐漸分化為邊商和內商。

邊商長期駐紮在邊境,大量開墾農田,種植糧食,形成商屯。

待收獲之後,他們便送到當地的糧倉,換取鹽引,然後用鹽引和內商進行交易,換取其他物資,再把這些物資販賣給當地的百姓。

這就使得邊境形成了一個穩固的交易體系。

但是開中法被廢之後,內商不再願意往邊境去,邊境的商人逐漸內遷,商屯廢弛,邊境經濟蕭條,需要完全依靠朝廷輸血才能維持。

因此,開中法是必須要維持的。

這一點,朱祁鈺自己也是認可的,沉吟片刻,他開口道。

“沈卿放心,你所顧慮的,朕自然明白,開中法是鹽法基石,也是邊境安穩的根本。”

“朕也從未將鹽引,茶引天子私有,肆意濫發的想法,否則的話,朕也不會在此跟沈卿商議此事。”

事實上,鹽引的濫發,就是從成化朝才開始的,在此之前,想要獲取鹽引,只有通過開中法這一條路,但是到了成化年間,鹽引被天子視為私產,時常當做賞賜給勛戚宗室,讓原本嚴格的開中法,逐漸流於形式。

以致於到了弘治初年,葉淇索性廢除了開中法,變相的讓戶部也加入到了從濫發中攫取利益的一員,進而更加一發不可收拾。

理論上來說,朱祁鈺是可以向自己的某個大侄子一樣,直接將鹽引當做賞賜,賞給皇店的。

但是他沒有,就是因為,他清楚這麽做對於鹽法的危害。

他今天肯坐下來跟沈翼打商量,而不是直接下旨,本身就已經說明了他的態度。

沈尚書心中定了定,咬了咬牙,繼續道。

“臣謝陛下體恤,臣知如今年節將至,大批宗室進京,宮中儀典宴席甚繁,靡費甚多,若陛下不棄,臣請將外臣之宴,交由鴻臚寺負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