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九章:勛戚三脈(第2/2頁)

既然之後所封的勛戚,都不可避免的要融入舊有的關系網當中。

那麽想要理清楚其中的脈絡,就只能追根溯源。

大明最開始的一批勛戚,雖然是太祖所封,但是因為遷都的緣故,現在掌權的勛戚,源頭無疑就是太宗所封的那三十多家。

李賢點了點頭,道。

“陛下英明,朝中對太宗勛戚,多以一脈視之,但是實際上,這些勛戚卻劃分為三脈。”

“老臣不才,將這三脈劃分為燕王府一脈,靖難一脈,及北征一脈。”

朱祁鈺仔細的將這三個詞咀嚼了一番,好奇心卻是越發重了,沒想到被朝廷慣常視為一體的太宗勛戚,竟還有如此細致的劃分。

不過他沒說話,而是等著李賢繼續解釋。

“所謂燕王府一脈,即是太宗皇帝潛邸之時,燕王府舊臣,因靖難之功得封。”

“靖難一脈,則是太宗皇帝起兵之後,各地歸附的將領,雖同是因靖難之功得封,但卻和燕王府舊臣,並非一脈。”

“而最後一脈,即是未參與靖難,或在靖難之中功勛不彰,隨太宗皇帝北征而得爵的勛戚。”

“這三脈勛戚,基本上便是如今京中勛戚,最初的格局。”

話至此處,朱祁鈺忍不住開口問道。

“李卿,照你所說,這三脈豈非也是按照封爵先後順序所分?”

李賢自然知道天子心中的疑惑,便道。

“陛下所言甚是,不過這三脈勛戚,之所以會分化,是因為他們和其後新晉的勛戚不同。”

“這三脈勛戚來源不同,卻是同時代的人物,以封爵時間而論,自然是燕王府一脈早於靖難一脈,靖難一脈早於北征一脈。”

“但是若以年齡而論,北征勛戚,並不一定比燕王府一脈要年輕,甚至可能更加年老。”

“因此,三脈勛戚,各自有自己的背景關系,相互並不服氣,在太宗時代相互爭鬥多年,最終奠定了如今的勛戚格局。”

“至於之後的勛戚,皆是在格局已成之後加入,自然只能融入其中一脈。”

原來如此……

朱祁鈺好奇的開口問道。

“那李卿你,又屬於哪一脈當中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