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七章:新的格局

孫太後和朱祁鈺是直接從左順門到集義殿,而群臣是繞到了東華門入宮,相對來說,應該是孫太後他們更快,但是有了這一番對峙,耽擱了些時候,待他們到了集義殿的時候,金英已經帶著一幹大臣在殿內候著了。

因是重臣議事,所以這次來的人並不多,但是每一個都是朝廷當中舉足輕重的人物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這次的議事,文臣這邊照舊是六部七卿加上內閣大臣,但是勛戚這邊卻不似上次一般大貓小貓三兩只。

除了領頭的豐城侯李賢,還有新任命的三位都督,另外來的,還有暫時署理五軍都督府事務的,都督同知武興和指揮僉事陶瑾,除此之外,還有便是掌管京衛指揮使司的都指揮僉事張輗。

如此看下來,單從人數而言,勛戚和文臣的基本上已經是持平了。

幾位老大人來的早些,金英是個識情知趣的,知道他們勞累了一大早上,所以早早命人備下了茶點。

一幹文武大臣,在殿中用了一些,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閑聊著。

不過和之前的劍拔弩張不同的是,在朝會上的時候,勛戚和文臣幾乎是針尖對麥芒的誰也不讓著誰。

但是到了這殿中,老大人們卻都變得和和氣氣的。

說到底,到了他們這個地步的人,公事和私交大都能分的清清楚楚,便是心中有什麽,也不會在臉上顯露出來。

朝局之上,臉上笑嘻嘻,背後捅刀子的事情多了去了,但是不管怎樣,面子上的工夫,老大人們還是做得很足的。

但是看他們自覺聚在一起的小團體,其實也能看出很多的東西來。

殿內的十幾個大臣,此刻大約分成四個團體,但是並不是嚴格按照文武來聚集的。

從前到後,位於第一序列的,是豐城侯李賢,成安侯郭晟,禮部尚書胡濙,吏部尚書王直等幾個的。

他們都是資歷深厚,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,但是年紀也都比較大了,其實並不怎麽管事,但是只要他們坐著,就有震懾的作用,許是因為朝會上耗費了太大的精力,幾位老人家都不怎麽說話,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。

緊接著第二序列,另一邊則是左都禦史陳鎰和陳循,高谷,加上一些六科的官員。

這批人,要麽是科道言官,要麽是翰林清流,總之,在文臣當中地位清高,自己聚在一塊,自成一體。

然後是第三序列,分別是兵部尚書於謙,戶部尚書沈翼,及新上任的都督駙馬都尉石璟和忻城伯趙榮幾個人。

這些人都比較年輕,而且包括於謙在內,都是新上任的官員,又都是和兵事相關的,自然而然地也就聚到了一塊,和前兩撥人不一樣的是,這幾個人明顯的有主次之分,身為兵部尚書提督京營的於謙,明顯是他們幾個的中心。

當然,第二和第三序列,只是叫法而已,除了於謙之外,實際上這兩撥人的實力威望都差不多,不過朝廷推崇清流,所以習慣將清流文臣放在掌事官之前而已。

至於最後,則是官階稍低些的都督同知武興和指揮僉事陶瑾這幾個人,前面的三個小團體都是大佬,只有他們連掌印官都不是,兩邊都不敢湊上去,只能自己躲在一旁。

剛剛被任命為都督的駙馬都尉石璟捏了塊糕點,看著殿內忙活的內侍宮女,不由得問道:“於尚書,此番議事到底所為何事,您可曉得?”

此次朝會,新任命了三位都督,郭晟和趙榮都是實打實的勛戚出身,只有石璟,雖然勉勉強強算是勛戚一脈,但是父祖不過是府軍前衛千戶出身,連爵位都沒有,在宮裏又不受待見,天知道都督這麽重的權柄,怎麽會掉到他的身上來。

昨日豐城侯李賢上門詢問他的意見的時候,石璟可是大大的震驚了一番,不過既然權柄到了手裏,石璟自然是想著要好好穩固下來,對於於謙這個炙手可熱的兵部尚書兼京營提督大臣,肯定要好好套套近乎。

於謙抿了口茶,思索了片刻答道:“想必是為了昨日到京的軍報,別的我也不知,對了,駙馬爺如今執掌五軍都督府,兵部和京營有些事務,恐怕還得駙馬爺配合……”

話沒說透,只點了一點,於謙便轉移了話題。

這滿殿的大臣,真正知道內情的,恐怕只有於謙一個人,但是他不能說。

但是石璟既然問了,他也不好不答,畢竟,於謙如今提督京營,之後整頓京師防務,還有不少地方需要五軍都督府的配合。

石璟是聰明人,於謙這麽說,他便知道有些事情於謙也不好透露,順理成章地轉而跟於謙討論起兵部,京營和五軍都督府之間的協調配合。

另一頭,老大人們各自聊著閑話,金英卻指揮著人,在正位的旁邊又放上一個坐榻,然後在坐榻上搭起一方小小的珠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