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6章 387 隔壁院喂豬的(第2/2頁)

賈嫗把臉別到一邊,鹹肉是野地裏長的?不是先買來肉再腌的?

王翁使個眼色,讓王葛繼續說。

“鄉塾不管吃住。咱家又不能全遷到東巷裏……”

王家都住進鄉,相當於放棄亭戶身份,明年葦亭的地就真沒份了。但是鄉塾不管飯、也不提供住宿,只讓兩個半大不大的孩子住東巷裏,誰能放心?

王葛之所以把二叔叫來一起商議,是讓阿菽也念書,再把王禾調至鄉都亭,以後由王禾帶著王菽、從弟和從妹在東巷裏住。

阿菽編織方頭履的活,每月都有規定的數,改由阿薪四個匠徒分擔,且阿薪她們兩兩輪換,留在葦亭幫家裏煮飯、幹雜活。高明和馮衣則負責葦亭、東巷裏、匠肆三地的消息傳遞,以及運糧拉物,等阿荇歸來,還得多跑個清河莊。

賈嫗見長孫女把阿菽編草鞋的活都安排妥當,於是出來屋,不坐那賭氣了。真是越煩心啥,越第一眼看見啥,牛棚那的耙子在老人家眼裏變化成王葛的手,一壺壺酒、一束束肉幹從縫裏漏沒影。

順水人情誰不願送?十月十六,王禾的調令至。

兩天後,王菽、王蓬、王艾進“知章”鄉塾。鄉塾只教小學文章,有《孝經》、《急就章》和《爾雅》,學成後可由鄉正舉薦去縣塾。

從進入十月到現在,王葛真是忙到東忙到西,時常趕夜路回秩幹匠肆,生活仿如馬背上的她,顛簸卻也一直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