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4章 226 馬匠郎的改良器械(第2/2頁)

再看絆繩。絆繩原本是對付戰馬的,此次守城考項中,攻城方不允許帶戰馬,所以木牘上畫的五條絆繩,是用來增加勇夫攀陡坡的難度與沖擊速度的。

絆繩如果從陡坡中間開始加,很實用,正好能跟她的狼鉤刺或狼牙拍配合。

天工技能考生的獎勵材料明顯少,剛才王葛放眼遠望就發現這點了。馬匠郎的材料只有三樣,木料、竹料、麻繩。

這三種材料,改良的絆繩全用上了。以木樁固定繩兩端,繩上纏荊棘枝與竹蒺藜。竹蒺藜中間有孔,麻繩穿過去,防止攻城方摘掉竹蒺藜投擲。

為何說絆繩得跟狼牙拍、狼鉤刺配合呢?如果沒有威脅攻城方的器械,勇夫們完全可以暫停爬坡,從容解下絆繩,當成武器攻擊守城方。

關系到勝敗、甚至在比賽中受傷,王葛想好措詞,要勸馬匠郎放棄改良滾木,節省材料。

“馬匠郎……”

“稍等。”對方制止她說話,他眉頭緊蹙,還沒看完王葛的器械圖。

好吧。此人面相嚴厲,看上去不好說服啊。

王葛向鐵匠考生梁善一笑,然後起身,看向坡下,勇夫們已經開始角抵比試。

梁善站過來,問:“王考生記得姜小四嗎?”

“記得。你也是踱衣縣人?”

“是。我和姜匠郎都是潯屻鄉人,在鄉所鐵匠肆相識。他總說和王考生一起戰勝勇夫的事,講得我們耳朵都起繭。”

王葛沒有浪費時間假謙虛,而是直接把她的顧慮說出來:“這次地勢不一樣。陡坡不利勇夫攀爬,也不利我們。”

“啊?我就會打鐵,王考生可否給我說說?”

王葛臉嚴肅,她沒眼花!也就眨兩下眼的工夫,那處落葉堆有兩處,在輕微起伏!

垛堞(duǒdié):城墻上面齒狀的小墻。

錛(bēn):削平木料的平斧頭。在古代,相當於刨子工具。

鐁(sī):理解為刨子就可以。“錛”刨平的面積大一些,“鐁”刨平的面積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