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3章 197 緊張的步驟時間段(第2/2頁)

垂直往下壓刀。

哢、哢!

將到竹節的時候,篾刀往往吃力,微轉刀柄,利用竹的慣性令裂口向下,只要過了竹節,基本一裂到底。

“淘汰!”

王葛炸毛,聲音響自她後方。後頭不知哪個準匠師因何原因沒通過察驗。

就是這一驚,她沒來得及檢查兩片竹的寬窄是否一致。

咚!

計時鼓響。

第二步驟結束。

步驟時間段也太緊了,王葛告誡自己,小心、小心再小心,接下來篾竹的速度必須穩中提升。

察驗匠吏上前,諸考生心驚膽戰等待。

“過”與“淘汰”之聲,遠遠近近的交叉。

輪到王葛了。匠吏向主察驗匠吏報所有觀察數據:“考生握篾刀過,握竹稈穩度過、篾刀切竹稈方式過、兩側竹稈寬窄……”

對方一遲疑,王葛的心提起半截。

“過。”

心掉回去,她眼皮都滲汗了。

這時,前方巡吏報考生人數:“已淘汰六十三人。諸準匠師隨匠吏指引,合攏制作區。”

有人不需動。王葛前進了一排,往左調動。

這樣一來,更便於匠吏集中察驗,考生的壓力逐步增加。

第三步驟開始:等分竹條,要含深劈、淺劈、豎稈等分、橫稈等分,每根竹條三分距(竹肉直線距離)。

深劈、淺劈不僅考較篾刀技藝,還利於分竹條時均勻。

王葛先將一半竹稈擱在一旁。執在手中的一半竹,先用刀鋒末端位置劈裂口。

一個淺裂挨一個深裂,以此方式循環。從竹頭剖面看,每個三分距的竹條都是扇形結構。

嗒、嗒嗒……嗒、嗒嗒……這是篾刀每次楔入竹稈後,竹梢懟地的動靜。

哢、哢哢……哢、哢哢……這是淺劈、深劈交錯的動靜。

每個三分距,非湊巧的話,一定有余出的廢料,不必管,這是正常的。此時此刻,每個不必要的小思緒都會分走精力,耗費至少半個呼吸的時間,必須全神貫注!

切口都割好後,王葛都沒顧上數是多少個,開始至關重要的分竹條。

馎饦(bótuō):指面片湯。出自《齊民要術》,做法就是手在盆邊挼(ruó)搓,搓的極薄,二寸一斷,在盆中浸水後,急火煮熟。

籜(tuò)環:稈環、籜環、節內,稱為“節”。兩節之間稱為“節間”。